本报讯(记者邢兆远)近日,在山东省临沂市的沂河岸边,发现了保存比较完整的三座唐朝时期穹隆顶古墓,出土了白釉瓷碗、陶砚等文物。据考古专家讲,此古墓群对研究唐朝时期生活习俗、建筑艺术以及南北民族融合具有重要价值。
去年12月初,在距诸葛亮故里阳都故城300米处的临沂市沂南县大庄镇坊前
村,农民吕世华在整理农田时偶然发现了该古墓,他及时告知了相关部门,接着考古人员对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面积约60平方米的古墓挖掘现场,穹隆顶的墓葬赫然呈现在记者眼前。据介绍,在考古现场已发掘3座墓室,其中两座青砖墓室外形酷似蒙古包,另一墓室因结构比较简单已被掩埋。一号墓发现两具尸骨,出土白釉瓷碗、陶砚等文物;二号墓距离地表仅70多厘米,长方形,为葬孩童墓,墓内有两个头骨及肢骨等;三号墓发现了三具尸骨,也有白釉瓷碗、砚台等文物。记者看到,墓室全由青砖砌成,墓葬规模较大,形制基本相同,为圆形穹隆顶砖结构单室。墓由墓门、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门为仿木结构式门楼,间有门洞,通过甬道与内室相连。
考古人员初步断定该古墓为唐朝年间所建造,墓室形状不同于普通汉墓,门楼具有汉族人的生活特色,而墓室富有典型的游牧民族特色,洋溢着北方草原的气息,这表明当时各民族间有着频繁的交流,文化习俗相互渗透。此次发掘将对研究唐代南北民族融合的历史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也为研究唐代墓葬的葬制、葬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