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政服务:大市场 小瑕疵

2006-01-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兰 我有话说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准备来个年底大扫除,不少人家不再亲力亲为,而是叫起了钟点服务。笔者在北京一家家政公司看到,短短几分钟内,就有三个用户预约电话。负责人董女士说,由于很多保姆都回家过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大量的空缺,工资也上涨了。到了年末,保洁服务更是抢手,基本上都是求大于供。

据董女

士介绍,北京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大多来自四川、安徽、甘肃、河北及北京郊区等地的农业剩余人口,90%以上是女性,主要年龄段从25岁到40岁,大多小学或初中文化,从事诸如家庭保姆、医院陪护、日常家务和钟点服务等。在招收劳务工作者方面,现在比过去有了很大变化,劳务市场变得更加规范。以前招服务员主要是老乡带老乡、姐姐带妹妹,现在有专门的劳务中介机构,有的是当地的政府办的,统一组织,为劳资双方都提供了便利,其中有的建立了长期的关系。另外,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有一部分是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大多是中年女性,在其他行业就业竞争压力较大,相对而言家政服务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家政服务行业的成熟还体现在员工职业化上。服务员在公司登记之后,公司按照从业经验、学历高低和业务水平给予不同层次的上岗培训,从最初级的礼仪礼貌、职业道德、自我保护知识,到聘请专业人员或通过多媒体教学等讲解护理知识、营养知识等专业技能,使服务员能够有机会充实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同时,服务员的薪金也与其工作性质和职业水平以及经验挂钩,从500元到1000元以上不等。通过培训之后,服务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选择相应的服务种类,公司充当沟通桥梁,使用户与服务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双向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政服务业呈现繁荣景象。据资料显示,光北京一个城市,家政公司的数量就超过2000家,原因之一是该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少,风险也小。数量虽多,但规模不一,并且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家政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流动性大,连续性低。董女士说,就她们公司而言,有25%的人只呆3至5个月,有的甚至一两个月就走,其中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变动较大,年龄越大越稳定。其原因大致有四,一是部分农村人员趁农闲时间出来找点事做,农闲结束又返回农村,二是不少人开始从事家政服务时相当盲目,后发现不合自己的情况就离开了,三是跳槽到另外的公司,四是一些服务员与用户熟悉之后,双方绕过公司直接发生劳务关系,这占了相当比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私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公司一般不承担责任,发生纠纷双方自行处理,公司不对用户或服务员提供保护。

在与服务员的交谈中,笔者也发现存在一个问题:有些用户自认为高人一等,不尊重服务员,常有歧视侮辱性的语言和行为,服务员对此相当不满却无可奈何。一位从事护理老人工作的42岁四川大婶说:“我接了这个工作,我就会把老人当成我自己的父母看待,但是,我既然付出了努力,我也应该得到回报。你不比我高贵,我也不比你低贱!”

因此,家政服务期待社会更多的尊重。但与整个家政市场的整体向好环境比起来,这些只是小瑕疵。但是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只有这样家政服务业才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大的生活便利,为城市失业、下岗人员提供就业和再就业机会,为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