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4次周期波动,现正经历第五次经济周期。每一次周期波动都引起经济冷热的争论。争论时间之长,如果从建国以来计算,有50多年,如果从改革开放以来计算,有20多年。但总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个衡量标准和准确目标。笔者认为,这个标准和目标应当是适度经济增长率或潜
所谓适度经济增长率是指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经济增长率。国际上一般以通胀率在1-3%之间为总量均衡区间。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较快的经济增长,因此以通胀率3%为总量均衡标志较为合适。通过经济模型计算得出,当通胀率为3%时,适度经济增长率为9%。这就是说,要想保持总量均衡(指社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量均衡),即通胀率为3%,我国经济增长率应为9%左右。这是一种趋势,并且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例如3至5年,或更长时间。在确定近期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时,应考虑这个趋势,即以9%为增长趋势线。这意味着,今后3-5年,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为9%,适度经济增长区间为8.8%-9.2%。
这个标准是否正确要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检验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无论哪一个出现问题,都说明经济失衡。第一个是从总量来检验,即如果经济达到预测的适度增长率后仍出现3%以上的通胀,说明适度增长率过高,需要相应调低一些;反之,如果出现通缩,大量社会生产力过剩,说明适度增长率过低,需要相应调高一些。
第二个是从结构来检验。即在经济增长达到预测的适度增长率或其区间后,如果出现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等供应紧张,经济处于紧运行状态,说明适度经济增长率过高,需要适当降低。其原因如下:
国民经济是一个由众多部门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巨大系统。它们一般处于动态均衡状态。如果经济增长突然加速,脱出常态,各部门之间的动态均衡就会被打破,一些部门供不应求,成为瓶颈部门,另一些部门供过于求,成为过剩部门。经济增长速度提高越快,这种结构失衡就越严重。因此,如果经济增长达到预测的适度增长率后,经济处于紧运行状态,说明结构失衡,适度经济增长率过高,应该适当降低。这一方面可以减缓瓶颈部门需求的过度增加,避免结构失衡加剧,另一方面可以给过剩部门以转移过剩资金和生产能力的时间,以增加瓶颈部门供给。经过一段时间,各部门就能重新恢复动态均衡。从这里可以看出,紧运行非但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反而造成结构失衡,最后发展成总量失衡。它的另一个缺陷是资源浪费、污染加剧、技术退步。当瓶颈部门严重短缺时,其价格暴涨,达到由劣等生产条件和技术决定的地步。于是技术水平低、效益差、消耗多、污染大的小钢铁厂、小煤矿、小电厂、小水泥厂等趁机遍地开花,虽能一时造成经济虚假繁荣,但不可能持久,且贻害无穷。因此,无论从保护环境,提高技术,增进效率,减少浪费,还是从经济平稳持久发展来看,都不能允许经济长期处于紧运行状态。因此,经济增长率无论是达到还是高于预测的适度增长率,如果经济处于紧运行状态,都应该适当加以降低,使经济运行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之中。
我国前一段宏观调控最突出的特点是扭转了经济过热势头,使之趋于下降,从而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但是宏观调控的力度有多大,它将使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何种程度?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需建立一个新的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增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扩大再生产过程。决定扩大再生产的因素主要是投资和生产技术效率。由于后者在短期内相对稳定,因此投资量的变动对扩大再生产至关重要。从这一点出发,扩大再生产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筹措投资资金阶段,由于我国企业投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因此投资贷款增长率是该阶段的核心指标;第二阶段是企业使用筹集来的资金进行实际投资阶段,其核心指标是投资增长率;第三阶段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阶段,其核心指标是经济增长率;第四阶段是经济增长率影响总量均衡阶段,其核心指标是通胀率。这4个阶段及其核心指标组成新的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干。从4个核心指标的相互联系来看,投资贷款增长率是先行指标,投资增长率是次先行指标,经济增长率是同步指标,通胀率是滞后指标。
根据经济模型的测算,上述4个阶段达到均衡时的核心指标的具体数值是:通胀率为3%;适度经济增长率为9%,适度区间为9.2%―8.8%;适度投资增长率为16.5%,适度区间为16%―20%;适度投资贷款增长率为8.4%,适度区间为8%―11%。
新的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测算出4个核心指标的适度区间,但如果宏观调控的力度掌握不好,也是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不是力度过大,变经济过热为过冷,就是力度过小,无法制止经济过热。
对于如何进行宏观调控,人们一般倾向于原则性的阐述,如对于经济过热,要提高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限制信贷过快增长,实行紧缩或紧中带松的经济政策等。但如果没有量的规定,如利率提高多少为宜,信贷增长率控制在百分之几为好,宏观调控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进行,难免出现力度过大或过小的偏差。所谓宏观调控的科学化、精确化,就是要比较准确地计算出经济政策工具具体变动多少,才能正好达到调控目标。
以利率为例(指1年期实际贷款利率,以下同),经过测算,从长期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每提高1%,投资贷款增长率下降1.968535%。2004年我国投资贷款增长率为13.5%,利率为1.68%,如果要将投资贷款增长率降到适度区间的上限,即11%,利率需提高1.27个百分点,达到2.95%,即2.95%为适度利率,适度利率区间为2-3.3%。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正确性和实用性。
比利率更有效的政策工具是直接信贷控制,它对于经济过热的抑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即在测算出适度投资贷款增长区间为8-11%后,央行可以要求各商业银行将投资贷款增长率控制在这个区间内,这样企业的投资冲动就会由于没有资金支持而不得不降温,从而消除经济过热。
有人认为,央行直接规定投资贷款增长率是行政手段。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它实际上是经济手段。一般来说,在货币领域,凡是央行只控制总量,不管资金具体使用,而由商业银行或经济主体自行决定的都属于经济手段。例如,央行规定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就是一种经济手段。第一,它只管总量,不管资金具体使用;第二,资金具体分配不是由行政机构,而是由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即商业银行自行决定。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贷款增长率,特别是投资贷款增长率与准备金率一样,都属于货币政策工具。
综上所述,如果政府能抢占先机,在扩大再生产的第一阶段就对经济失衡进行调控,并且调控力度比较准确,在适度区间之内,就能大大提高政府干预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从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即宏观调控)的历史来看,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相机抉择政策的提出到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爆发之前,其特点是盲目性大,胆子大,力度强,不仅敢违背传统经济学常理,滥发货币,肆意增加财政赤字,而且也敢高强度、大规模使用政策工具,最终导致滞胀危机。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其特点是谨慎干预:一是纠正了滥发货币和盲目扩大财政赤字的错误做法,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推行财政政策中性化;二是大大减轻调控力度,每次经济政策的调整幅度都很小,以微调为主,力求软着陆;三是尽量提前干预,一旦发现通胀迹象就立即采取紧缩措施,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经济增长。这些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胀,缩小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但并没有消除、避免通缩。第三阶段是现在,其特点是追求宏观调控的精确化、科学化。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建立以扩大再生产4个阶段及其4个核心指标为主干的新的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以随时掌握经济运行的变动情况,抢占宏观调控先机;其次,要不断提高适度经济增长率、适度投资增长率、适度投资贷款增长率、适度利率等指标的精确度,使它们从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变为符合客观规律、切合实际的科学数据,为宏观调控的科学化、精确化奠定基础。
总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虽发挥着巨大的基础性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缺陷,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帮助、补充。人类必须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听天由命,这就需要运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精确性。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动态》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