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2006-0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锡炎 我有话说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

举措的新的理论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的探索和总结;既是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世界观理论,又是怎样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方法论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回答了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第一次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对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有一个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处于“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现期”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之时,怎样认识和把握发展的规律,如何正确回答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关系到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把“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科学发展”、“把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三者融为一体,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政治发展与文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是我们党在发展指导思想上又一次重大飞跃,表明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到了新高度,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提高到了新水平。

二、科学发展观具备了理论体系的清晰框架,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指导治党治国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世界观、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的规律和特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科学发展不仅集中体现了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而且集中表现了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的方法论,即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清晰的理论体系框架。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包括若干重大理论观点,形成了理论体系的构成要件。比如:发展的价值观、发展的统筹观、发展的速度观、发展的质量观、发展的辩证观、发展的责任观、发展的方法观等。又如:以人为本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快又好发展等。再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观点;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观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观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的观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观点;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的观点;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能力的观点等。上述若干基本理论观点,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构成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运用,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具备了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层次性、严谨性的基本特征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理论体系,不仅有理论部分,而且有应用部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将实现好、维持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这个核心问题,步步深入,层层展开,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说明了下列问题:一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研究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及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济教训,明确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二是如何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三是如何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四是如何在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增长的前提下,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五是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规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六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了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等一整套理论。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建立健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保障及综合评价体系,提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及正确的群众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强有力的理论保障和制度保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在理论上形成了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实践上实现了良性互动,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把和谐社会建设与提高执政能力、体现党的先进性紧密结合起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层次性、严谨性的基本特征。

四、科学发展观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开放性和前瞻性

科学发展观,是继承传统、引领未来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是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实践指南,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前瞻性和实践性。首先,从时间维度上看,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从党的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到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再到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直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发展脉络来看,科学发展观既有对前人智慧的继承,又有体现时代要求的创新,既坚持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又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20多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对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随着实践的深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还将继续发展和完善。其次,从空间维度上看,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从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的理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平的发展,就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开放的发展,就是中国将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合作的发展,就是中国将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求和平、求发展,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具有开放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基本特征,是指导新的伟大实践的理论创新成果。(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