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网上座谈会召开

2006-0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高赛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记者高赛)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当前,我国的资源能源状况和生态环境形势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发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总体要求和基本内涵是什么?“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将为此采取哪些重大政策措施?为解答这

些问题,激励和动员干部群众在党中央领导下,万众一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中宣部宣教局今天上午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演播室举行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是由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和中青网共同承办的。谈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时,中宣部宣传教育局副局长刘晓航代表主办方表示,我国的人均资源极度缺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缓解资源压力,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不久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一五”期间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国务院研究室陈全生司长对资源节约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他在会上谈到,节能是一种商品,节能的潜力就是一个节能的市场,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节能,特别是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提到的节能问题。有统计数字表明,我们目前的节能潜力有三亿吨标准煤,三亿吨标准煤如果按每吨400元计算,这个市场有1200亿元,这个市场非常大,要利用新的机制,利用市场机制去节能。

节约用水,一直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话题,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副司长孙雪涛谈到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时表示,与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节水的做法不同,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中的导向作用,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果,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建立水资源配置和节水工程,建立与雨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

在座谈会现场,有网友提出,节约是必要的,但是第三产业和金融业是否会成为节约运动的牺牲品?光明网网友提问节约会不会造成通货紧缩?还有网友说,目前限制富人消费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很好的方式,穷人不用提倡节约,再提节约就会营养不良了。针对这些问题,陈全生回答说;“经过这么多年的能源危机之后,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的节能服务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这个新兴产业就是第三产业,就是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的服务业,所以它是一种繁荣而不会造成通货紧缩。限制富人的消费是建设资源节约社会的方式,穷人就不能提节约了,这个看法有点偏。我非常同意对住宅超标或者高档住宅、房产开发商收房产税,对超标准、超限量用水、用气、用电应该用不同的价格来限制。比如规定每人3吨,那3吨水是一个价格,你们家要浪费,超了5吨,对不起,翻一倍价格。我想强调的是,不论谁浪费都不行。”

本次座谈会期间,人民网“强国论坛”最高同时在线浏览人数达到6.7万人,视频收看超过1.2万人,页面浏览总量超过3500万,网友现场跟帖近1500条。记者截稿时,仍有不少网友在网上讨论这个话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