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旅游业创造财富也创造和谐

2006-01-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万佰 我有话说

旅游是个性化的特殊产品,是我有你无、独一无二的产品,正是这一特殊的属性,使它转化为商机,继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搭建重要平台。

旅游带动投资潮

以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为例,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皇陵建筑千古之绝唱,对世界而言,只有中国有“十三陵”,对国内而言只有北

京昌平区有“十三陵”,这就是独特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五大洲的游客来了,大江南北的游客来了,“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活动中的六大要素动起来了,自然而然,景区周边的经济就活了起来。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昌平区2004年旅游年收入达到15.37亿元,游客达到1514.73万人次,旅游从业人员从零发展到现在的2.1万人,旅游资产总额已达到120多亿元,旅游企业从零发展到现在的215家。税费由2001年的3200万元,发展到2004年达到了1.14亿元,旅游企业税收三年增加了两倍多。

就旅游企业本身来讲,九华山庄2004年收入已达3.64亿元,2005年突破6亿元,按九华山庄董事长夏敏的计划,三至五年有望突破30亿元。地区的知名度提高了,优美的自然环境整合了,随之而来的是市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带起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应该说,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旅游城市和地区,都会吸引来大批投资者,开发商每年投到昌平的资产就达十几个亿之多。实践证明,现代企业,讲的是做强做大,做出名牌,很大程度上与投资环境、人文环境、地域知名度有着紧密的联系。

既是娱乐休闲也是健康文化

把“旅游休闲”列为昌平发展战略“三个首选之区”的目标之一,是昌平区委区政府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决策。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旅游不但能创造财富,也能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从定义上说,旅游观光本身,是一项从此地到彼地的游览活动。无论在旅途中,还是在旅游目的地,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游山玩水中,或观赏名胜古迹、自然美景,或陶醉在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情地享受旅游给他们身心带来的愉悦。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与人交往的机会,人际关系一般以融洽和谐与相互尊重为基本特征,彼此相安、相互交往,甚至发展成持久的友谊;在接待方面,从“宾客至上”的接待原则考虑,从切身经济利益上考虑,接待方只有集中精力、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以求得更好的效益和口碑,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旅游还是一项寓教于乐的社会文化活动。游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会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看英雄事迹展览会激发民族自信心和正义感。近年来开展的红色旅游,更是激励后人树立远大理想,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做出贡献。

民俗旅游是篇大文章

旅游业,尤其是民俗旅游,有它的群众性和广泛性。它所体现的是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淡雅的温情服务,吸引着众多身居闹市的城里人,来这里看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瓜果梨桃,领略乡间的风土人情。正是城里人的涌入,促进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到2004年底,昌平全区有7个镇60个行政村搞起了民俗旅游,民俗户从最初的几百户发展到目前的1500多户,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00余人,与此同时,实现了从民俗村到文明村的转变。在没有开展民俗旅游之前,山区农村贫困落后,村风不正,村貌不整,村民打牌赌博是常事。开展民俗旅游之后,新风尚建立起来了,环保意识也增强了,为吸引游客,清理了道路两旁的柴草粪堆,街道铺上了水泥路面,村里建起了娱乐健身场所,村容村貌变得整洁美观了。为了丰富游客旅游内容,有的民俗村还纷纷成立了演出队,自编、自演、自导村歌及乡间舞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街坊四邻和睦相处。

通过民俗旅游的开展,社会稳定落实到了基层。过去由于贫困落后,干群关系十分紧张,加上土地被征用,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来源一度受到影响,上访告状的事时有发生,60个民俗村中,曾有10个民俗村过去是上访专业村。通过搞民俗旅游,一个是人们摆脱了困境,二是人们把注意力投放在旅游接待上,想尽办法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实践证明,民俗旅游的开展,为解决“三农”问题,疏通了一个很好的“渠道”,老百姓稳定了,资源得到了整合,村域经济得到了发展,各级政府才能真正体现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作者为北京市昌平区旅游局局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