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民医生”回来了

2006-02-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国圣 通讯员王昌文 我有话说

以病人为中心,奉生命为至尊;遵从仁爱,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2005年寒冬,当这些曾经熟悉的词语再次响起的时候,许多人的心中都涌过了一道暖流。

12月12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联合110余家军队和地方医院,向全国医疗卫生单位发出了践行“人民医生”行动的倡议和承诺。

而在西南医院总是略

显拥挤的门诊和住院大楼,一些患者谈起就医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私底下也忍不住议论:“人民医生”,又回来了?

“再先进的仪器,也替代不了一颗滚烫的心”

每次走进高大的外科大楼,许云菊都会下意识地迟疑片刻。她对这儿的环境已经很熟悉,只是仍然有些恍忽,至今还不敢相信盼了这么多年的奇迹,真的一下就出现在自己身上了。

30岁的许云菊,自小患胆脂瘤型中耳炎。由于家庭贫困,长期拖着没有治疗,直到耳朵里面开始化脓,并造成严重的头痛,才不得不到西南医院就诊。

耳鼻喉科主任张学渊教授检查病情后,要求许云菊马上做手术。得知许云菊付不起医药费,张学渊转而劝她赶快报名参加“耳聪工程”。

“耳聪工程”是西南医院推出的一项对经济困难的耳病患者实行全免费手术治疗的公益行动。2005年,医院共投入100余万元,完成了100例手术。许云菊幸运地成为100名受益者之一。她的手术由耳鼻喉科主任张学渊亲自主刀,非常成功。几乎已经完全丧失的听力,目前正在恢复。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坐1个多小时的车来复查:“医生护士全熟了,见面都很亲热。”

西南医院院长王登高说,医院每年的公益性投入都在1000万元以上。很早以前,医院就设立了扶贫助困基金,每年拿出50万元资助特困患者,医院每年都会开展“爱民月”、农民工优惠医疗等活动。作为院长,王登高希望全院职工都明白:再高的医疗水平、再先进的仪器,也替代不了一颗滚烫的心。

“尊重生命,从最细微的关心开始”

一个雨天的深夜,西南医院政委陈征友下班回家,远远看见医院门诊楼外的一个角落蜷缩着几个人。走近一问,原来是外地赶来的一家四口。怕住小旅店不安全,也为留着钱看病,准备在这儿“将就”一宿。

贫病交加的父老乡亲,到了医院门口还要挨冻受累,我们于心何忍呢?第二天一大早,陈征友就找来相关部门负责人:“医院有一些闲置的房屋,好好整理一下,给那些特别贫困、还没住上院的患者提供一个免费的住所。”2005年12月中旬,有着100张床位的西南医院“院前医疗救助中心”启用,为前来就医的贫困患者提供入院前的免费食宿。“院前医疗救助中心”距离医院的大门只有100多米。房间里有独立卫生间,还有空调和吊扇。住院病人的家属、陪护如果经济困难,也可以花每天5到10元在这里住宿。

“人民医生”行动由学校附属医院最先发起,第三军医大学政委高福锁少将一点也不意外。2005年3月6日,学校党委第1号文件就是《关于加强附属医院建设的决定》。《决定》特别强调要“以病人为中心”。“什么叫‘以病人为中心’?就是人民医生行动中承诺的‘奉生命为至尊’。‘奉生命为至尊’,就要从最细微的关心开始。”高福锁说。

西南医院是重庆第一家开通“健康大巴”的医院。每隔15分钟一班,免费接送患者。过去7年间,医院为此花费近900万元。医院免费发放的健康指南上,除了各个科室医疗水平、接诊时间的详细情况外,还罗列了6种沟通途径“鼓励投诉”。

重建和谐的“医患共生”关系

在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吴灿少将眼里,“人民医生”行动既不是“无私的奉献”,也不是争取患者的“形象广告”,而是一大批有良知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重建和谐的“医患共生”关系的一种努力。

西南医院的诸多举措,为吴灿校长的话作了注脚。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诊疗过程和医疗费用问题,西南医院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均佩戴胸牌,通过住院“一日清单”和门诊“清单式”发票等制度,尽最大可能使医疗收费过程全透明,做到医患信息对等。患者不仅可以查询病历,还可以凭证件复印和借阅。

而在一些专业较强,患者很难介入和判断的环节,西南医院进行了更严密的制度建设。医院实行了责任医生制、任期考评制和合理用药监控机制,每月对处方、医嘱、抗生素合理使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审查。1500元以上的大处方,则每张必查。被查出问题的医生,不仅拿不到工资奖金,还有可能失去工作岗位。

由医德医风良好的资深教授和专家组成的医疗质量监控委员会,是西南医院最权威的机构之一。这个委员会每月都要重点抽查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的治疗状况。他们和医院相关管理部门都经常到各个科室搞突击检查,下班前对就诊患者的临时现场调查,更是家常便饭。医院的质控办安排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每天给出院病人打回访电话,一方面询问治疗后的效果,关心病情有无反复,一方面了解他们对医院和医生护士的意见。这样的电话,每年要打10多万个。

在西南医院的联系下,前来就诊过的患者相继成立了“爱心妈妈俱乐部”、“肿瘤患者联谊会”。80多名在此换过肝脏的患者,还返回西南医院共同庆祝了自己特殊的“生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