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哈尔滨“机器人”进课堂

2006-0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王琦 我有话说

本报讯启动电源后,机器人开始快速向前奔跑,见前方有障碍物,它迅速地“思考”片刻,敏捷地躲开,然后选择通畅的路线继续前进,这是一个由学生自行设计组装的“探路先锋”机器人。它在年仅11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学生付申骅的手里仅用28分钟就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的一幕就真实地发生在哈尔滨市的中

小学课堂上。“声控感应窗帘”、“火车道口智能管理系统”、“盲人饮水机”等数十种设计精巧又具有实用价值的实验成果,都是由哈尔滨市的中小学生自行设计完成的。而这一切仅仅是2005年9月以来,哈尔滨市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在内的41所实验试点学校将机器人教学引入信息技术教育课带来的可喜成果。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部主任杨青告诉记者,从1999年开始,哈尔滨市提出了“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率先在全国同类城市建立了覆盖全市中小学校、集行政、教研、培训为一体的教育信息网络,在全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创造能力呢?大量调研后,他们选择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器人研究中心开发的诺宝教育机器人。哈工大机器人专家鲍青山教授介绍,该机器人融合了计算机、机械、电子、通讯、控制、声、光、电、磁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在实施机器人项目的活动中,学生通过亲手组装机器人系统、检测调整传感器、编制调试控制程序等工作,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使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全方位训练和提升,对进行学科知识渗透、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2005年哈尔滨市教育局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器人研究中心协作,共同编写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系列教材,现在均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培训相关教师达一千余人。

哈尔滨市教育局局长石永明说,实验项目的开展,既教会了学生去思考,又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实践,提高了综合素质。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校长于学书说,机器人进课堂后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综合素质提高、创新思维活跃。该校已经拥有近120套机器人教学平台,并于2005年底组织了学校首届机器人大赛,参赛学生们拿出了自主创新设计的机器人作品。哈尔滨第26中学是一所地处郊区的普通中学,学生们研制了“农用大棚里的控制员”机器人令人惊叹。阿城市胜利小学已建成了哈尔滨市第一个机器人基地,已拥有各种机器人76台,先后有百余人参加机器人小组活动。2005年5月,阿城市的学生在第六届全国电脑制作活动中,有7个作品获得国家三等奖。

鉴定组组长、教育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李艺说:“哈尔滨机器人教学实验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完全具备在我国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