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技术与人才

2006-0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我有话说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们党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后提出的重大指导方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同志高屋建瓴地指出,要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养和依靠广大科技人才,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带动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当前,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哪个国家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哪个国家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科技竞争,核心是人才竞争。科学技术所包含的各种要素中,人是第一宝贵的。因此,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制胜手段。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拥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拥有一大批能够在世界科技的前沿领域叱咤风云的自主创新人才,有一支充满活力、领军人物不断涌现、善于攻关、能打硬仗的科技创新队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日益普遍,对人才的争夺是竞争的焦点。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科学技术的竞争,往往是通过对技术和知识产权占有的形式表现出来;谁拥有了数量多、质量高的人才,谁就能在科学技术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工作。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些精辟论述,对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人才的流动越来越具有国际性的条件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我国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重要意义。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培养、吸引、凝聚和使用人才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每年从事研发人员的总数达到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这些都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优势。

人才问题,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我国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一定意义上,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但如果我们把培养人才的工作做好,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各种各样的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那么,巨大的人口就可以转化成为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我国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国。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需要一大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而当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还需要我们大力培养和引进能进行科技创新的高技术人才。培养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

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大国,都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就必须造就一个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就必须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我们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我们要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

培养创新性人才,关键在教育。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加强人力资源能力的建设上下功夫。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两弹一星”的成就、“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充分展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以及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

队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根据人才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特点,我们要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工作的力度,尤其是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在各种人才不断涌现的时代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争做自主创新的先锋,争做拼搏奉献的楷模,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