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贯 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

2006-02-0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本报与中共重庆市委于前些时在重庆联合举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代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探讨
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了一批富有创新价值的成果。现刊发部分论文摘要,以飨读者。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重庆社会科学院肖长富高宝柱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自觉、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的根本前提,是不断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根本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社会建设理论的视角,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建立起在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中,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关系格局。公平、正义,作为衡量和评价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准则的综合性范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固有之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我们要从四个方面着力建立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利益关系构架。其一,社会各个群体在利益获取上机会平等。其二,社会各个群体在利益谋取上规则平等。其三,社会各个群体在利益分配上标准平等。其四,社会各个群体在利益互惠上权利平等。只有确立这样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利益关系构架,才能在目前历史条件下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方向稳步前进。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形成安定有序的局面,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协调机制的基本构架。我们要按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根本保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矛盾能够在统筹协调中获得解决的根本政治基础。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因而,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都必须也只能在法制范围内实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决不允许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任何特权。遵循这样的根本原则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结构和实践模式,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倡导诚信友爱,并由此入手,使人的自身发展逐步走向全面、和谐,不断塑造互帮互助、融洽相处的新型主体。诚实守信,是从道德层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的基础所作的一个重大科学规定。只有诚实守信,社会个体才具备实现自身发展、全面和谐发展的道德前提。只有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社会群体间才能形成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的共识,才能有效汇集解决社会问题、应对自然挑战的巨大合力;也只有在全社会造成诚信友爱的良好氛围,人们才能正常交往,才能融洽相处,社会才能在安定有序中不断实现和发展人民大众的共同的整体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针对当前实际,牢牢抓住诚信道德建设这个由个体自身和谐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现实切入点。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自觉统一、和谐相处,切实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发展道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自觉地把自身的位置从自然界“之上”、“之外”,真正调整到自然界“之中”,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牢固确立起自然―人―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自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中国人民大学周新城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仍然存在许多矛盾,但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从性质上说,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范围内,通过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式,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予以解决。在非对抗性矛盾占主导地位、基本上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就有可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离开社会主义制度抽象地议论和谐社会,仿佛任何社会都可以形成和谐关系,都可以构建和谐社会,这种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仍然是矛盾的运动,矛盾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不断出现的矛盾,而关键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的和谐,作为矛盾双方的统一的一种状态,是相对的,而矛盾双方的斗争则是绝对的。只有承认矛盾,并不断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才能保持矛盾双方的统一,实现社会的和谐。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类是敌我矛盾,另一类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现阶段,敌我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不占主导地位,在社会矛盾的综合体中,它是属于第二位的。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该看到,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人民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加复杂,迫切需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触及深层矛盾和问题;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等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等等。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大力气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才能形成和巩固社会的和谐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经常性的任务,我们应该在不断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过程中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

必须正确认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形式和新特点,按照不同问题,采用不同方法正确地加以解决。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分析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形式、新特点,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以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前,尤其要处理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妥善解决分配领域中出现的问题。

提高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我们党是执政党,人民内部矛盾要靠党来处理和解决。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表现为党与人民、领导与被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能不能善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党能不能巩固和加强执政地位的大问题。所有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杜绝以权谋私现象。在处理矛盾的具体工作环节上,要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

以文化和谐建设和谐文化

河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贾玉娥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精神支撑。没有和谐文化的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就会衰竭;没有和谐文化的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就会动摇;没有和谐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就会缺少精神支柱;没有和谐文化的配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就将受到制约。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首先应该重视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本身的和谐,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肥沃土壤。为此,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以文化自身的和谐促进和谐文化的形成。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和谐,包括多元统一、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大众共享和兼容共生等内容。多元统一,就是在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精华的当代价值,使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社会的主导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整合力;协调有序,主要是指社会文化结构自身的和谐,各种文化资源、各种文化门类和各种文化要素之间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充满活力,就是文化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激发社会文化的活力,使文化财富不断涌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大众共享,指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实现文化公平,努力避免和妥善解决由于文化问题引发的矛盾,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文化成果。兼容共生,是指整个社会的文化既有多姿多彩的文化个性,又有共荣一致的文化共性,他们之间能够相互兼容、相互协调、相互借鉴,在和谐中共同发展。实现以文化和谐促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实现文化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当前建设和谐文化,实现文化本身不同层次之间的高度和谐,实现文化发展战略与政治经济互相适应、互相促进,应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充分发掘其当代价值,把“和谐”的理念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综合解决文化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问题。

二要在改革创新中实现文化和谐。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方向,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因而,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充满活力。在文化观念、文化形式、文化管理、文化政策等方面大胆创新,探索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措施。

三要在统筹兼顾中实现文化和谐。统筹区域、城乡文化发展,要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力度,促进西部地区和农村文化的发展。统筹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在更加重视加大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兴建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积极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发展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特别是民营文化产业集团。统筹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中“消费与生产”的理论,实施优先发展战略、跃升发展战略、优势发展战略,实现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积极互动。

四要在以人为本中实现文化和谐。和谐文化必须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在以人为本中实现文化和谐,建设大众共享的和谐文化,应着眼于和谐人文精神的培育,着眼于文化关怀的营造;着眼于文化享有的落实;着眼于文化创造的体现,使文化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力;着眼于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五要在交流融汇中实现文化和谐。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要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另一方面,要运筹国际文化战略,推动在平等、正义和互惠原则基础上建立国家间文化的平等交流、互动与合作的机制。

自然―人―社会:全生态系统和谐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浦再明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内部、要素之间以及整个社会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有序状态。广义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包括“自然―人―社会”整个系统在内的和谐统一的社会。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自然―人―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统一。

自然―人―社会是一个全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格生态”三者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它既形成一种“嵌套关系”:即人格生态系统嵌入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嵌入自然生态系统;又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之间特定的相互关系:人格生态系统和谐是社会生态系统和谐的基石,离开了作为社会个体的人格生态系统和谐,社会生态系统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离开了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谐,也就不可能有社会生态系统和谐。反之,如果没有社会生态系统和谐,也就不可能有人格生态系统和谐,当然也就不可能有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由此可见,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全生态和谐的社会――“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格生态”三者和谐统一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倡导和谐发展――全生态和谐发展,是中国当代发展的大智慧,反映在哲学上是一次思维范式的大转换。全生态和谐发展是一种反映开放系统的世界观。自然―人―社会是一个共存、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有机体。天地万物,无论是作为人的社会,还是作为社会中的人,都只能在这个有机体之中,而不可能离开或超越这个有机体。全生态和谐发展,是一种反映发展的价值本质的价值观。自然―人―社会整个系统的每一个要素都有其存在、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人类的社会实践,就在于创造一种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人格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的价值世界。全生态和谐发展,是一种反映整体论的方法论。全生态和谐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和谐。自然―人―社会是一个完备的全生态系统,每个子系统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三大子系统离开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发展。

实现和谐发展,乃是科学发展观之精髓之一。必须着眼系统和制度整合,确立全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理念,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要高度重视“和谐社会”教育,在全社会普遍建立和谐共生、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基础。二要高度重视建立同时满足“市场经济+生态经济”双重导向的制度体系,真正建立绿色GDP概念,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低耗”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三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四要切实采取有力的战略措施,全面提高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和谐度。五要高度重视以和谐为本质的软国力建设,树立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理念,赢得有利于和谐发展的国际大环境。

“以和为美”审美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重庆交通学院人文学院庞跃辉

以有序和谐为美的审美观念,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的审美态势,是古代中国一切审美范畴的网结点,它素被尊为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意识的典范。无论是从物质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和谐,还是从精神产品创造与享受的和谐;无论是从社会组织与运行状态的和谐,还是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等方面来看,“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念在其中都可产生重要的影响,发挥其他因素难以替代的作用,因而具有其特殊重要的价值。

从“以和为美”审美观的角度来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要求,就是要大力培养人们科学、健康、良好、积极的和谐美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标准,树立科学、健康、良好、积极的和谐美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以和谐之美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从而有力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加快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是积极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审美观。“以人为本”的和谐审美观,就是以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为社会审美的取向,以实现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为社会审美的价值,进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美的境界。积极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审美观,就是要引导人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牢牢把握以人为本,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积极建立“公平有序”的和谐审美观。“公平有序”的和谐审美观,就是以促进社会有序运行为社会审美取向,以实现人的公平享受和公平发展为社会审美价值,进而达到彰显社会正义的美的境界。积极建立“公平有序”的和谐审美观,就是要引导人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三是积极建立“法德共治”的和谐审美观。“法德共治”的和谐审美观,就是以法制健全和道德良好的整合互动为社会审美基础,以促进社会法制和道德规范的共同提升为社会审美取向,以实现维护正义和恪守诚信为社会审美价值,进而达到人人平等与和睦相处的美的境界。积极建立“法德共治”的和谐审美观,就是要引导人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强化法治意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从法律上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规范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同时,引导人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强化道德意识,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为构建优美的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重视人的自我和谐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唐先田

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和谐等诸多方面的和谐,才能构成和谐的乐章。和谐需要从我做起。世界上的许多不和谐,大抵皆由人的自身不和谐所引起。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如果绝大多数都能做到自我和谐,这个社会一定会变得和谐、美好起来。人的自我和谐是一个大课题,做好这个课题,以下三条是最基本的:

一是讲究修养。主要是自我修养,从道德的角度提高自己的素质。中国古代哲学家强调人的“内美”。西方哲学家如康德,赞美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律,讲的都是自我修养。修养看似很抽象,实际上很具体。什么叫修养,就是不做伤天害理的事,这是修养的底线、起点、最基本要求。自我修养有着鲜明的针对性,针对的是贪欲和邪念。历来的贪财、恋色、弄权而作恶多端者,现实社会中不断揭露出来的腐败分子,其根源皆由贪欲、邪念所致,皆由内心不和谐所致,可见修养的重要。如果说修养的起点是不做坏事,不贪不占,不因恶小而为之,那么修养的高层次则是为他人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自我和谐的人,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心理平衡,不抱怨,不攀高,积极对待人生,对名利地位旷达以待、泰然处之。

二是讲究学养。学养和修养有联系,但又是不同的概念。学养强调的是不仅从道德而且从能力的角度,提高自己的素质。学养强调在学术上的创新精神,包括学问、阅历和在某一领域的专业造诣,同时包括学德、学术良心。学养要通过教育,更需要个人的奋斗和努力。学养,强调“学”,要有较多的学识,还要强调“养”。“养”按朱熹的解释是:“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要学以致用。学识大致分为人文学识和科技学识。人文学识主要是讲社会和谐的道理,这些道理不光是讲给别人听的,自己要身体力行。所谓“自化”是经过“养”的过程,真正融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为自觉的行动。

三是讲究涵养。涵养主要是指做人的道理。涵养强调的是处理好人际关系,这对于更好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至关重要。人的性格、爱好、志趣各不相同,如何和谐融洽相处,需要有涵养,涵养强调的是包容,对他人要大度,理解人、尊重人、赞美人。每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各不相同,每个人又都有一个期望,那就是期望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得好一些。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采取的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只要是正当的,也就是通过自己的智力体力的努力去达到的,都应给予理解和支持,排斥、歧视、看不惯、不顺眼,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理解的顽固障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都应受到尊重。人格侮辱是对人的极大伤害。无论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差异如何,人格是互相平等的。以自己的优长而傲视他人,是没有涵养、内心不和谐的表现。社会地位高的能自觉地平易近人,社会地位低的能努力地不卑不亢,值得赞美和尊敬。赞美人是君子之风。赞美人不是低俗的、虚伪的恭维,而是要充分地看到别人的长处,对别人的成就,由衷地认可。费孝通先生曾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美人之美”讲的就是要懂得赞美人,不但赞美,还要“美美与共”,也就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分享别人取得成就的快乐,这是一种极为和谐、美好的境界。妒嫉别人、幸灾乐祸、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是君子之风,而是小肚气量。如何能做到有涵养,孔夫子说要断绝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不要瞎猜疑,不要独断,不要固执,不要自以为是,讲得很到位,也很有道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