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辉煌"十五" |
在结构调整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引起高度重视,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率不高、油电煤运等资源瓶颈制约等诸多问题都需要在发展中妥善解决。早在“九五”计划中,中央就提出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十五”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发展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随着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各地依法关闭和取缔了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电石、焦炭、铁合金和小水泥生产线,电解铝自焙槽工艺已基本淘汰。数控机床、30万千瓦以上发电设备、数字仪表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增长较快,大型和成套机电设备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加快增长态势。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作用下,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遏制。
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结构调整的成果逐步显现,国民经济形势良好,特别是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工业企业利润在连续三年保持30%-40%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05年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煤电油运制约矛盾有所缓解,全社会及主要港口、重点用户煤炭库存自4月份起明显回升,年末直供电厂存煤2483万吨,处于正常水平。全国拉限电程度明显减少,夏季高峰期最大电力缺口比上年减少约1000万千瓦。
在结构调整中迎来农业重大转机
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的问题是中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课题。过去的5年,党和政府对这个问题的求解从未松懈,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确立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提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制定“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方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些理论、方针、政策的鼓舞和指导下,全社会形成了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积极变化。
“十五”期间,粮食生产实现超常性的恢复增长。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两年增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大程度的恢复,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对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粮食单产连续刷新历史纪录,单产提高成为总产增加的主要因素。这表明,我国粮食增产由过去主要依靠扩大面积,转向稳定面积而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轨道。
“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调整步伐加快,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集中,优质农产品集中度提高。优质粮食产业发展加快,畜牧业不断壮大,园艺产业和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提高。
“十五”期间,农民增收也扭转了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05年在较高起点上又实现6%左右的增长,农民收入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得以改变。“十五”期间,农民收入年均增幅可达5%。农民增收来源发生新的变化,来自种养业的收入快速增长,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工资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支柱。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也明显提高。
在结构调整中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对内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则是通过扩大开放来引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这种战略,在经济起步阶段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较快发展之后,过度依赖技术引进,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极易导致我国处于“低端产品生产国”的地位。我国虽然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只是一个产品加工或组装基地,而不是产品技术研发基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再加上二次创新能力差,导致我国长期处于先进设备、技术的重复引进、反复引进的窘境。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信息、生物、新技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方面的真正高新技术大多是无法引进的,必须靠我们自主研发制造。
“十五”期间,在举国上下对高新技术不断加深认识的大环境下,在国家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引导下,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不仅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到全部外贸出口额的四分之一。早在200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就达到2.75万亿元,提前两年达到“十五”计划的目标,高技术产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日益凸显。
编辑随想“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鲜明地提出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使经济发展转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从而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当我们回顾“十五”的累累硕果,我们坚信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这样才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全面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深感正是因为“十五”时期对科学发展观的坚持,我们才有力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诸多转变,促成了经济结构的明显优化,从而为中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的持续增长打下了一个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