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海洋地质学家。江苏苏州人。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我国的地球科学向何处去?在国际科技合作中,我们是满足于充当“资料提供者”,还是也要成为新观念的提出者?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科技实力的提高,我国科技界参与各种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数量、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都不断有所上升。这当然是好事,但透过这些表象,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拉大,有变成科学“原料”(数据)输出国的可能。我们的不少论文都还主要是支持外国人的观点;我们参加了国际大科学计划,“跻身”进去了,但只是配角而已,进入不了核心层。以地球科学为例,国际讨论的许多重大问题不见于国内;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学术总结,往往不见我国参与;一些国际合作计划,在实测和数据采集中我国曾积极参加,大力投入,但是到了进行学术总结时,我国学者的参与程度却大幅度下降。
我认为,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跻身国际合作行列,而是要努力占据科学的“高地”。对于国际科技合作,我们的习惯是“重在参与”,往往以“跻身”为目标,至于合作研究最后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其实并不很清楚,似乎也不大在乎。结果是,开始投入很大,最后总结无份。对于这种先例,我们应引为教训。在大型、长期的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播种者并不等于收获者,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能不能抓住关键环节,瞄准核心问题,避免“为人作嫁”或者“种瓜得豆”。
地球科学原本主要是为找矿而生的一门局部性学科,现在已成为面向全球,涉及环境、生态、全球变化预测、跨越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系统科学。学科的调整和快速发展无疑给学术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平心而论,我国在科研上的投入已经不低,硬件条件也相当不错,但能否作出真正有意义的创新成果,关键在人。我想我们地学界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由我们中国人率先提出并领衔几个大的科学计划,我们应该对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