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在规划上继往开来

2006-02-1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燕园生聚着中国数代优秀的学者,它不但是一片秀丽的古老园林,也是民主与科学的圣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正是由于这一点,燕园于1990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又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的北京大学燕园校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包括了原燕京大学的

校园本部,即今西校门内一直到未名湖周围的地区,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淑春园,又包括了淑春园以北的镜春园和朗润园。淑春园在燕京大学建校之前仅留下山形水系,原有建筑已所存无几。燕大在校园设计上,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手法和仿古建筑形式,结合既有的山形水系,使燕园成为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相结合的典范。

镜春园和朗润园在燕京大学建校之后,曾经为燕大所租用和使用,主要作为教职员的居住区,那时它们和校园本部之间有道路和围墙相隔。1952年北京大学迁来燕园之后,两者之间的围墙被拆除,燕园的不同部分从此连为一体。那以后,镜春园和朗润园的历史建筑主要用作教职工宿舍。近些年来,为顺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园中历史建筑的使用功能逐步向办公和教学转变。这些历史建筑,包括了清代的园林建筑和燕京大学时期的建筑,它们都是文物保护单位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北京大学在发展的同时,愈益重视对历史文脉的承传和文物古迹的保护。1986年兴建的赛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遵循了燕大时期的规划,采用了与燕大建筑相同的建筑式样。数年前,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利用朗润园的古建筑兴建了“万众苑”,随后中国史研究中心也迁入修复后的朗润园古建筑之中。这些都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镜春园和朗润园地区尚存在着与历史景观风貌不相协调的现象。古建周围私搭乱建严重,部分文物建筑出现残损,园林景观正在失去昔日的风采,长期以来,我一直盼望学校加以治理,现在北京大学终于将镜春园和朗润园的整治提上日程,委托有关单位制定了校园文物保护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规划,两园的文物保护和景观恢复迎来了新的契机。

镜春园和朗润园规划建设的关键,在于坚持历史风貌保护优先的原则,保护和修复现存的历史建筑和园林景观,并在保护的前提下求得发展,使这座古老园林很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园内新建筑在设计上,宜尽可能保持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控制建筑体量,实现新建筑与近代燕园建筑、历史园林建筑和园林山水景观相协调。北京大学此次两园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方案,很好地体现了上述思想。

相信北京大学一定能够做好镜春园和朗润园的规划,在建设中保护好文物古迹和景观风貌,建设有中国传统风格和现代功能相结合的校园。


2006年2月14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