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回忆董老晚年特别关心的三件大事

2006-02-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牛立志 我有话说

值此董必武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谨将他在晚年担任国家副主席的日子里,念念不忘的三件大事写出来,作为对董老的纪念,以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思想和可贵精神。

一、关心发展黄金生产

1959年5、6月间,董必武和朱德、林枫同志一起到东北三省视察,在沈阳、长春和哈尔

滨了解到解放后当地一些历史上有生产黄金传统的地区,黄金产量不断下降,有些地方甚至濒于停顿。他感到这是一个大问题,即在回北京后向党中央提出必须积极安排黄金生产的意见,并在以后外出视察时都注意调查研究这个问题。同年10月,他找冶金部有关人员专门谈黄金生产问题,并指示说:黄金,包括白银,不仅在工业上用量可观,更重要的是在国际市场上,黄金是最自由的外汇。增加黄金生产,是扩大积累、扩大进口的一个简捷便宜的办法。各地凡有条件生产黄金的,都应积极安排生产。其后在1964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董老在小组发言时,着重讲了这个问题。他批评不重视黄金生产是不对的。他提出要给各地地质勘探人员一个任务,在勘探时,注意勘察金矿和银矿的储藏地。他还希望当时各大学的地质系和地质学院也要重视这个问题。

二、关心发展沼气

1958年,董老在各地视察时,发现许多地方农村烧柴困难。有的农民说:农业生产比解放初发展了,现在不愁锅内的米,愁的是锅下的柴,燃料成了问题。董老在家乡红安也看到类似情况。他觉得,中国农村地区广大,要靠煤炭、石油来解决农村的照明、烧水、煮饭,需求量太大,而农村炊事燃料用的柴草、稻麦秸、棉麻杆等,许多是工业可综合利用的原料,烧掉了很可惜。他想找出一个东西、一个办法来解决广大农村的燃料问题。

后来,董老从报纸上看到湖北提倡使用沼气的消息。他发现,如果用沼气解决农村炊事和照明,不单能节省大量柴草、稻麦秸、棉麻杆以及煤炭、煤油和植物油,还能为农村积肥和搞好卫生提供方便,那将是一件大好事。1960年3月,他在武汉和湖北省沼气利用研究小组的同志进行座谈,指出沼气很有用,有了它农村电气化的实现就能更容易些,更快些。搞沼气一举多得,其利无穷,应当积极行动起来。

为了搞清楚当时在农村推广沼气具体条件如何,董老派人到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搜集当时出版的有关研究和利用沼气的各种技术书籍,并向一些专家请教。1960年4月,他把农业部负责研究沼气利用的同志请到家里来,听他们讲解沼气的有关情况。接着他将自己的想法和搜集来的书籍寄给湖北随县、云梦以及家乡红安的县委领导,作为推广沼气利用时的参考。他还在武汉和安徽阜阳地区对沼气的生产使用情况作了专门的考察、研究。以后到各地视察,也不断注意了解和宣传沼气的利用。

三、关心发展林业,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从1963年到1966年,董老不遗余力地指示他所到各地的领导同志要重视植树造林,为子孙后代造福,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

1963年10月,董老在视察宁夏回族自治区时指示农村要千方百计在路旁、渠旁、村旁和农民房前屋后多种树。同年11月他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届四次会议的湖北小组会上,专门提请大家重视林业问题。

1964年1月,他在武汉接见参加湖北省林业工作会议全体人员讲话时指出:木材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迫切需要加速林业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零星分散的土地很多,加速林业发展,除营造成片林之外,更有赖于分散零星地造林。在铁路、公路和渠道两旁、村庄周围四个方面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用较少的钱和劳力,可以植更多的树,是个好办法。接着他还写了《人民公社生产队要大办林业》和《铁路、公路应把植树作为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两首五言长诗,寄给报刊发表,希望引起各方重视。这一年1月和3月,他先后和当时的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陶铸、国务院副总理、农村办公室主任邓子恢、中南局秘书长雍文涛等同志谈话,研究如何加快植树造林;还给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广东湛江地区负责人和广西科协主席陶希晋等同志几次写信谈植树造林问题。他给武钢十三子弟小学和湖北当阳河溶中学的学生写信时也建议中、小学生积极种树。在此过程中,他亲自于1964年2月在湛江海滨公园栽种白玉兰一棵。

1964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董老正式提出关于植树造林的几点设想:一是动员农户植树;二是建议铁路公路都把植树作为经营业务的组成部分;三是建议军队造林;四是建议动员全国学生植树造林。此后他同交通部有关人员谈林业问题,指出发展林业是国家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应当利用公路两旁绿化发展经济林。

同年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董老同朱德、王维舟同志一起视察了农垦部黑龙江虎林实验农场和带岭林场的植树造林情况。与陪同在承德、内蒙以及辽、吉、黑三省视察林业工作的林业部干部谈有关植树造林问题,请他们在向林业部汇报时,注意反映军队植树问题、林权问题、蹲点调查研究问题等。接着又找农垦部王震部长谈农垦地区的植树造林,指出要有一个长期计划。国营农场应从现在开始着手植树,十年、二十年后就会有收益,现在就要为子孙后代着想。8月下旬,董老到山东济南市、烟台地区、威海市、长山岛、芝罘岛、刘公岛以及辽宁省大连市等地视察,都着重了解植树造林工作并作出指示。他说:树木不是一下子就能长起来,要及早抓。我国木材有缺额,年年吃老本,老本吃完了,再搞起来要好多年。他在视察济南部队时也指示说:应当把军队每年为群众服务的力量抽出一些来植树造林。

1964年11月,董老给林业部负责人写信指出:(一)大部分林区采取大面积采伐,更新工作跟不上,使得采伐迹地变成荒山。必须减少或停止大面积采伐,狠抓迹地更新,做到有采有造,才能做到青山常在,免除后顾之忧。(二)国营林场工作有季节性,固定工人太多,开支增大,应采取亦林亦农办法,多用临时工,多吸收农村剩余劳力。(三)林业部的领导应亲自下去蹲点,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四)应尽快解决林权问题。这是关系到发展集体林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

1965年5月,董老在湖北视察漳河水库、洪湖地区、沙市、荆门、当阳等地时,指出植树造林要想坚持下去,关键在于抓好育苗,抓好落实。5月中旬,他再次通过给张体学同志写信、和省林业小组负责人等谈话的方式建议:省委领导机关和公路部门共同注意进一步在公路两旁植树;省林业厅应当帮助公社在荒地上植树;他还批评湖北渠边植树不普遍,长江防浪林须补植。同年6月中旬,他给解放军烟台驻军党委写信,肯定该部植树造林的巨大成绩,指示他们:植树造林,消灭荒地荒山,绿化祖国,应是后方驻军常年工作之一。同年7月和10月,他指示交通部工程管理部门:公路绿化造林必须形成制度,作为各级交通公路部门长期的经常工作。修了路不种树,路不算完成。10月18日,他给交通部、林业部召开的全国公路绿化经验交流会议写贺词,希望公路绿化工作能再跨进一大步。11月,他给北京林学院题诗《为林学院补壁》七言绝句两首。诗中说:“秃岭荒山须覆盖,海滨河坝要经营”;“君如岁植十株树,廿载将成一片林。”号召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1966年3月,已届80高龄的董老,给中南局负责人和广西僮族自治区党委负责人写信指出,各地驻军每年抽出一部分力量植树造林,纳入地方林业规划是可行的。随后他到广西视察工作时,强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部分,必须年年抓,抓到底。植树造林应成为全民的群众运动,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军队都要认真参加。种树要保证种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活一片。4月,他在武昌接见出席湖北省林业会议的全体代表,指出工作是靠人做的,不抓就是老样子,抓一下就变一点,抓得狠一点,就变得多一点。植树造林和任何工作一样,只有一般号召,不具体地抓,效果不会大,而一轰而起,一轰而散的办法,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6月下旬,他写信给广西南宁市委,表扬他们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从以上董老大力号召宣传推广植树造林的种种举动,可以看出他对植树造林关心的深切和执著。

十年“文革”期间,董老这三方面主张的实施陷入停顿。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随着生产生活的实际增长的需要,黄金生产、沼气利用和植树造林,重新获得长足进展。1960年,我国黄金产量仅6.5吨,而1990年则达到66.2吨,增长了10倍。2004年达到212吨,比1990年又增长了3倍。与1960年相较,则增长了32.6倍。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第四产金大国;这些年来,沼气利用也获得迅猛发展。据统计,2000年我国农村建沼气池的农户已达957万户,2002年和2003年每年递增超过100万户。按照有关部门规划,到2010年,准备发展到4200万户到5000万户,争取使五分之一的农户用上沼气;1978年,我国的森林面积为20.1亿亩,森林覆盖率仅占国土面积的13.92%。2000年达到23.8亿亩,占16.55%;2004年则发展到26.2亿亩,占18.21%。森林面积已居世界第五位。当然,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我国植树造林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

40多年过去了,从董老当年以耄耋之年,大声疾呼、全力以赴、深切关心、抓紧落实的这三件大事和今天这三方面取得的成就来看,他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具有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革命家,一位为人民利益坚定执着奋斗终生的共产党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