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辉煌"十五" |
承前启后,中国经济继续又快又好发展
“十五”期间,我国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彻底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国民经济得到持续较快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2001年到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2004年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元。
在取得以上巨大成绩的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部分产业低水平盲目扩张、生产能力过剩等现象仍应得到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在“十一五”中有所显现,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难关和障碍。因此专家指出,“十一五”的发展目标,既要考虑到尽可能延续前两年经济增长的好势头,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考虑到消化盲目扩张带来的生产能力过剩、银行不良贷款增多等不良后果,努力化解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引导各方面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在“十一五”主要发展目标中有两个重要的定量指标,一个是“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一个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在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时,加上了一个重要前提,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以避免单纯追求速度的倾向。同时,目标中关于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充分表明:我国将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专家指出,在“十五”奠定的良好基础之上,“十一五”目标的确定,既要体现承继前一阶段良好发展势头的要求,又要体现为后十年的发展打好基础的要求;既要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给市场良好的预期,给人民以希望,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充分考虑发展阶段和各种瓶颈的约束,充分估计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使提出的发展目标切实可行。
继往开来,中国社会健康和谐进步
“十五”期间,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居民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分别为9.6%和5%,2005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达4200多万人。“十一五”发展更秉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精神,关注民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实惠。
在“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直接涉及百姓生活的很多,如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持续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减少贫困人口;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基本稳定价格总水平,较大改善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推动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改善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构建和谐社会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将直接惠及中国的亿万百姓。
全面小康不能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现代化不能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广大农村是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十五”期间,党和政府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农村工作取得极大的突破,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939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最多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36元,是1997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
面对“十一五”,我们也应该看到,“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解决温饱的阶段,“三农”问题可以在农业和农村内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就难有大的突破。专家因此指出,“十一五”期间应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次,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把农业生产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发展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逐步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这样,我们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村人口的同时,也将有效加强农村道路、通信、电网、饮用水、沼气、垃圾收集处理等方面的建设,推动农村早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目标。
编辑点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我们党根据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全国人民智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是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当历史已经跨入“十一五”开局之年的时刻,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这一文件的精神,以高度的热情制定好规划,落实好规划。我们坚信,在我们已经迎来的这个新的五年,中国和中国人民一定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里程上写下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