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垅村,湖南北部一个闭塞的农业村,长期贫穷使“好男不耕七分地,好女不嫁李家郎”一度流传甚广。然而,总是喜欢在新建的水泥村道上溜达的李义成老人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生活了六十多年的村子,怎么
湘北一隅农村风貌产生的巨大变化,折射出我国农村发展的美好前程。目前,9亿华夏农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历史性变革,塑造着充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内涵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
文明之花在华夏农村绚丽绽放
13亿华夏儿女,9亿在农村。农业的发展,农村面貌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推进,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完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实现,始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积极探索解决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问题。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国的农村能不能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能不能显著提高,农村的文明风貌能不能得到根本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永续发展。因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面临着繁重的建设任务。它既要为农村发展探索新的思路,面向未来培育新的农民,同时又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树立新的风尚,大力发展农村新文化。
村民疾苦常牵挂,群众冷暖记心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极为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巴蜀之地的贫困山区,在江西、河南、湖南等产粮大省,中央领导同志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倾听农民心声。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到解决农民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从丰富农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到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重塑农村文明风貌,关系到农民们切身利益的每一个话题他们都极为重视。
针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近三年来,中共中央连续发布三个中央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越发清晰。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与以往“三农”主题的一号文件有所不同。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后郑广永表示,过去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是着眼于某个具体领域,如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以此为抓手来寻求农村发展的突破。在此基础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是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入手,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农民精神文明风貌、农村社会文化事业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
以上论述在一号文件中得到有力确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除重点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在“多予”上下功夫和减负开源,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外,还在文件第五大部分“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中,着重强调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塑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农村新风貌
几年前,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营盘乡大许村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规划民宅,建设村民住宅示范一条街,当时16户村民报名建房,村民赵凤珍也报了名,她1年前死了丈夫,带着2个孩子和1000多元的欠债,生活着实困难。
按农村习惯,分房号要抓阄儿,她正好抓到地势低的房号。可垫房基没车辆怎么办?正当她犯愁的时候,新邻里们商量,把地势最高的房场让给她。打地基的那天,有车的出车,有人的出力,2天时间地基就打好了。新房盖成了,邻里们又帮她套院墙。买材料没钱,邻居赵玉芬又拿出500元钱。在众人的帮助下,赵凤珍的三间“北京平”和小院套都起来了。
“让房号”拉开了乡亲们和谐相处的序幕,展示了农村文明新风貌,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明风貌变迁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支农、惠农和利农举措的相继出台,我国的农民收入得到了明显增加。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3200元,实际增长6%,“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20年来首次超过5%。在“十五”结束之际,全国已有28个省份全部免征农业税。2005年仅减免农业税就为农民减去负担220亿元,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中央财政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达到664亿元,比2002年增长271%。2006年将彻底取消农业税。
农民收入的显著增加,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的文明风貌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我们应该更清醒地看到,在农村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一些地方放松道德建设,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一些农村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个别农村家族势力膨胀、危害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欺骗欺诈等现象屡禁不止;少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严重损害党的形象。
这种状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文明植阡陌,新风沐田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中,党中央既注重采取实际举措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切实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同时也非常关注农民的精神生活,大力促进农村文明新风貌的形成。2005年12月14日,130个全国先进文化馆(站)、先进农民文化大院(文化户)、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基层文化市场管理先进集体在京受到表彰。他们扎根基层,以先进文化滋养着农村沃土,不断探索服务农民的新思路、新办法,走出了一条推动基层文化发展的新路子。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通过开展“讲科学讲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明新风进万家”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文明科学意识;“百村万户宣传文化示范工程”、文化科技卫生“三扎根”工程的实施,为农村培养造就了一批“不走的”农村骨干人才,建设了一批符合实际需要的阵地设施,示范带动了广大群众科学生活、科技致富。而继续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则为农村文明新风貌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文明新风吹拂希望的田野,给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注入了不竭动力,富有时代气息的农村新风貌正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