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西部大开发夯实基础

2006-03-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寰 我有话说

黄润秋:1963年生,湖南长沙人。1983年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并首批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199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8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现为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年1月,北京,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黄润秋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证书,42岁的他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笑容里带着一种自豪――这是成都理工大学建校50年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笑容里透着一份自信――该成果代表了成都理工大学三代学者在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立足西南披肝沥胆

在世人眼里,西南是片神奇的土地,群山连绵,河流湍急……但在黄润秋等人的眼里,地处青藏高原东侧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尤以高边坡失稳所导致的崩滑地质灾害最为突出。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地壳内、外动力的强烈交织与转化,不仅导致西南地区高边坡景观发育,构成了这一地区人类活动的主要地质环境,也导致规模大、机理复杂、危害大、防治难度高的崩滑地质灾害频发,成为影响和制约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环境地学问题。

黄润秋等人开展工作的地区大多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环境艰苦。每年他都要在野外工作3个月以上,历经的艰险可想而知。一次,他险些从马背上摔下来,身边就是数百米深的峡谷,幸亏崖边一块突起的石头保护了他。由于痴迷于地质调查,直到数十响开山炮在离他仅十余米的距离爆炸时,他才从全神贯注中惊醒……

黄润秋常对自己身边的人说:“干工程地质这一行确实很艰苦,有危险甚至有牺牲的可能,但正因为此,我们的工作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也更加光荣。”

自主创新屡建功勋

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成果的得来实属不易,与黄润秋一道奋斗的既有他的导师张倬元、王士天,也有他的同事和学生许模、严明、刘汉超、许强、王运生、林锋、李天斌、邓辉、胡卸文、柴贺军、李渝生、赵其华……三代成都理工大学科研工作者前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结合,经历了不断完善和逐步提高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们就系统地切入高边坡问题――拉西瓦水电站坝址的Ⅱ号变形体高边坡和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的高边坡。在研究过程中,他们认识到: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与其形成的谷坡动力学过程具有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动态的地质历史过程,必须从地质过程的角度对其变形破坏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指导稳定性评价和灾害防治。为此,他们建立了河谷高边坡应力场发育模式和岩体结构表生改造的观点,并初步形成变形稳定性定性分析概念。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成都理工大学课题组在西南地区遇到了更复杂和典型的高边坡问题―――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马布坎高边坡、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坝址左岸的高边坡和澜沧江小湾水电站坝址左岸的高边坡,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这些大型水电工程的可行性。通过对典型工程和灾害实例的研究,课题组在认识高边坡发育的动力学过程和大型滑坡发生机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提出了高边坡演化的三阶段理论以及西南地区高边坡的典型变形破坏模式和大型滑坡形成机理。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课题组在稳定性评价技术方面的工作逐渐走向成熟,并重点发展灾害防治措施的模拟技术阶段。

通过多年结合工程实践的不断探索,黄润秋等人在深刻认识中国西南地区特殊地质环境条件形成机理及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地质过程机制分析―量化评价”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体系,以及以系统工程地质分析为主体的评价方法和应用技术体系,形成了高边坡复杂岩体结构精细描述和建模、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模式及变形稳定性评价方法和地质灾害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三大支撑技术。

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2005年初,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面临一场灾难。由于县城建设街西南侧60度的后山坡出现变形,2月21日下午3时22分,上百吨沙石加速滑下,呼啸冲向街道。顷刻间,20余间民房被冲毁,街道被迫中断,1067户居民、4558人的生命安全和11385万元人民币的固定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黄润秋、张倬元和许强等成都理工大学的专家迅速赶到现场,与丹巴县干部群众及武警战士一起战斗在防控减灾最前线。他们组织实施了前缘堆载、锚索加固和后缘防水应急治理工程,使滑坡体趋于稳定,成功实现了四川省政府制定的“确保不死人、力争不滑坡”的目标,为打赢“丹巴县城保卫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以来,成都理工大学课题组重点开展了创新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工作。近三年来,他们又先后承担了不同领域近20项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其灾害防治课题,在资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质勘探和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数十项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

在进行推广过程中,课题组还重视总结和发表创新成果。依托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项目成果,1990年以来,他们共出版系列专著7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黄润秋(右四)领导的成都理工大学课题组在野外考察程萱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