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春风化雨 润物有声

2006-03-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吕贤如 我有话说
由中宣部、科技部共同组织的自主创新报告团,连日来在北京、沈阳、济南、浙江、广州、上海、长沙、南京、成都、合肥、西安、福州等地举行了一系列报告会,所到之处反响热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神州大地开始形成。

报告会引起听众强烈共鸣

掌声

、鲜花,组成了各场报告会上共同的风景线,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中国设计、中国制造……这些标志着中国自主创新成果的词汇,令人感动的自主创新实践,和对于自主创新哲理的深刻感悟,不时赢得听众热烈的掌声。

在西安,报告会始终在热烈而感人的气氛中进行,许多晚来没有座位的科技工作者站着听完了报告。

在广州首场报告会上,泪水伴着笑脸,幸福伴着自豪。报告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上千名听众无不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赤子之心所激励、所鼓舞、所感佩。

在杭州,精彩的报告深深打动了听众,赢得与会者的阵阵掌声。“报告展示了各地开展自主创新的新气象,是一幅自主创新、振兴中华的动人画卷,令听众感到振奋。”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干部应向伟说。

报告会的“现身说法”令企业界人士和科研人员获益颇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孙玲玲表示,自主创新需要战略眼光,如果仅仅为养家糊口,只能永远跟别人走。自主创新同样需要坚韧不拔的勇气,“摆在我们前面有两条路,一个是人云亦云,一个是自主创新,虽然充满艰辛,但能带来全新生机。”

推进自主创新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

“对于中国科技来说,可怕的不是落后,而是自甘落后。推进自主创新,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是对全民族自信心的考验。中国的崛起和富强有赖于自主创新。”这是报告团一位成员的话,也是报告团成员的共识,更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共鸣。

在上海,700多名听众中企业界代表占九成,鲜活的报告、生动的案例,让企业界代表感同身受,掌声阵阵。在报告会现场,一位科技公司代表表示:“创新必须要有勇气,还要有信心,报告会使我们看到了自主创新的必然性。”他说,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也是必由之路,我们不能只是成为世界加工厂,必须掌握自主创新这个“撒手锏”,加强科技进步,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浙商银行行长助理陈春祥表示,自主创新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不能光走模仿道路,同时也不能光埋头创新,要抬头学习。

在长沙,不少听众表示,报告会使他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才能使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增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勇气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建国在报告会上说,报告团的报告对于湖南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推进“三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从报告中获得重要启示和借鉴”。这是很多听众的感受。

第四军医大学科研部刘宏颀副部长听完报告说:“参加了这个报告会,很受启发,也很受鼓舞,在创新的道路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跟在别人后面就永远受制于人。”

在成都,西南油气田公司科技处的何成效听了报告后说:“报告非常有特色,科研院所和两个企业的创新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对于今后的实际工作很有启示。”

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表示,浙江省作为制造业大省、传统产业大省,要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健康发展。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则表示,自主创新要坚持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同时在人才激励机制、政策方面,要营造更为宽松的氛围。今天的报告会给我们很多启发,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自主创新意义的理解,增强了实现创建科技强省和在全国率先进入创新型省份目标的信心和勇气。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要以报告团成员为榜样大力推动创新”,是很多地方领导者的想法。

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小丹说:“我们要以报告团成员为榜样,极大地振奋自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广东应有的排头兵作用。”

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在报告会上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报告团成员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经验,领会好报告会精神,在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实践中,高高举起自主创新的旗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在报告会后说,要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体制机制环境和政策人才环境。来自济南市科技局的一位管理干部说:“我们科技部门要为自主创新创造更好的体制机制环境和政策人才环境。”

陕西省常务副省长赵正永在报告会后表示,要认真学习报告团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经验,领会好报告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创新型陕西为目标,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努力推进陕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