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央近期依据科学发展观,在不同层面上相继提出的社会建设与发展目标。
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的实现需要克服许多难题。这些难题,有的是历史的积累,有的是现实的制约。解决起来,有的需要基础水平的逐步提高,有的需要消除各种体制性的矛盾。而资源节约型
资源节约大致有两个方面:一在生产,一在生活。生产方面资源节约的实现,难题要多些,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而在生活方面,应该说没有那么多的制约和障碍,只要主观有意识、平时多注意就可以实现。例如宾馆的香皂、洗发液、牙膏、毛巾等,不管还剩多少,不管能否再次使用,每天都要更新,即使提醒服务员不要更换,往往还是被换掉。还有电脑关机后电源不关、家用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写几行字就丢弃的纸张、宴请时餐桌上剩下的食物比吃掉的还多……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浪费的资源数额惊人。
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对于国家,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个人,则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的节约,不需要经费投入,不需要设备设施,不需要做课题研究,不需要出台体制改革政策,只要每个人自己去做,从现在去做,就一定能做到。
道理其实人人都懂,关键在做。古书有云:“非知之艰,行之维艰”。意思是“行比知更难”。正因为此,先贤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其实,日常生活中的节约,往往都可以从小处着手。现代企业管理有个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建设节约型社会同样可以借鉴这一理念。且不说全国人人做到,只要多数人做到,哪怕一开始只有一部分人做到;能做的先做,好做的快做,从自己、从小事、从现在做起,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