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群象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2006-03-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采访对象:安世银代表 采访记者:赵秋丽 我有话说

走进山东代表团滨州市市长安世银代表的房间,他正忙着组织有关“群象经济”提案,满面春风、侃侃而谈是他留给记者的印象。话题也就自然从此展开:在经济欠发达的滨州地区,一批企业巨人缘何如雨后春笋般崛

起,并成为地方经济的强力支撑?针对这一独特现象,他认为,“群象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区域经济。近年来,我们从滨州经济欠发达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工业兴市’战略,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要求,膨胀骨干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培植优势产业,以大企业、大品牌、大产业为特征的‘群象经济’在滨州迅速崛起,并以巨大力量推动滨州实现‘跨越发展’。”聊到“群象经济”,安世银代表见地颇深。“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没有工业的发展,经济增长就乏力。滨州近几年经济的超常发展,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工业的发展,‘群象经济’是动力之源。”

魏桥创业集团是目前世界上纺织能力最大的棉纺织企业,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连续6年居全国棉纺织行业首位,是中国企业500强和山东省26户特大型企业之一。在滨州,像魏桥创业、渤海活塞这样的大企业不胜枚举,比如全国最大的印染企业――华纺股份、全国最大的毛巾企业――亚光纺织、全国最大的磷复肥生产基地和石膏制硫酸基地――鲁北企业集团、亚洲最大规模的结晶葡萄糖和全国最大规模的麦芽糊精生产企业――西王集团这些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同行业中的“老大”,搭起了滨州工业的“龙骨”,撑起了滨州经济的天空。以大企业、大品牌、大产业为主要特征的“群象经济”已成为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

说到这里,安世银代表不禁喜上眉梢。他说,“群象经济”对滨州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其上缴的税金,更重要的是这些大企业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社会就业。在大企业的带动下,滨州的中小企业也在茁壮成长,形成了“高峰”与“群山”相映成辉的良好局面。“企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就业的扩大增加了收入,收入的增加带来社会和谐,这就是滨州发展的逻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