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加坡:做文化“中间人”

2006-03-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华挺 我有话说

“如果能够集合中国人写书的才能,新加坡对本地人读书习惯的认识和对本区域市场的熟悉,再加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出版发行网络,华语推广和华语出版一定会有广阔的前景。”3月10日,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进行的“

开拓华文学习全新的窗口与平台”论坛上,新加坡教育部政务部长曾士生如是概括了未来东南亚华语图书市场的基本框架。他说:“我们要扮好华文文化‘中间人’这个角色。”

这个论坛是“首届海外华文书市”期间的一个重要文化交流活动。于3月9日开幕的这次书展是在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推动下举办的。据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介绍,中国展团由包括光明日报出版社在内的36家出版发行单位组成,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这三个中国出版界的巨头为推介国内华文书籍第一次联合组团齐聚海外,可谓是国内出版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之后“第四市场”的重要一步。

近来,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出版业发展最快的地区,2004年总产值达到210亿美元,并且以年均近5%的高速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华语在东南亚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但是东南亚本地区的华文出版业与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比较,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现在的难题是我们缺少适合阅读的书。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书水平‘太高’,9岁小孩读的书相当于新加坡13岁孩子读的书。”曾士生指出,中国人和东南亚华人的文化还是有些不同,华文图书若要拓展东南亚市场,应当考虑当地民族、宗教的多元文化因素。

“首届海外华文书市”为什么选择新加坡而不是别的某个东南亚国家呢?新加坡新闻、通讯与艺术部长李文献在书展开幕式上的讲话或许是一个好的回答:“华人占绝大多数的新加坡,双语是我们的所长,我们可以担任中国和其他国家沟通的渠道和桥梁。”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人占76.9%,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7.7%,其他种族占1.4%。政府长期实行双语教学,英语作为主要语言,同时也教授各自的母语,如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这使得各自的文化通过语言得到传承,使得新加坡逐渐成为一个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点。

2004年11月,华文课程与教学法检讨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说,他们向专业人士、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公众团体征询的意见表明,很多人同意提高学生的华文技能和向学生传授中华文化与传统价值观是重要的教育目标。曾士生认为,新加坡对中国的最大价值就是其“非常国际化”,一头连着西方国家的网络,一头连着东南亚国家的网络。他解释这种中间人的沟通作用:“我们的华语讲得再好也比不过中国人,但我们会英语这个国际语,而我们的英语讲得再好也比不过西方人,但我们会华语。你们不‘通’,可以通过我们来‘通’。”

如果把新加坡政府看做一个政府间沟通的“大中间人”,本次书展的主办方之一的新加坡大众控股公司就是一个在社会和企业间沟通的“小中间人”。作为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华文图书出版、分销、零售企业集团,其正是应对了“对本地人读书习惯的认识和对本区域市场的熟悉”这个做好中间人的条件。大众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周曾锷对记者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东南亚的教育文化枢纽。”

图为本次华文书市现场。本报记者华挺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