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蚕母”雕版印刷像,北宋,温州国安寺出土。
英国人彼得霍普科克在他写的《丝绸路上的外国魔鬼》一书上说,罗马人第一次见到中国丝绸是在公元前53年。
在此之前,中国丝绸史的研究往往散见于中国纺织技术史和工艺美术史之中,即便朱新予先生主编的《中国丝绸史(通论)》及《中国丝绸史(专论)》,亦篇幅有限(两书各20多万字),且只论述到清朝末年。由东华大学教授、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赵丰博士主编的《中国丝绸通史》,论述了中国丝绸从起源至今(2000年)发展变化的历史。全书160多万字,以历史年代为脉络,分十章编写。各章均包括四大方面:丝绸生产总体情况(包括产地变化、产量、生产组织形式、贸易、中外文化交流等)、生产技术(包括蚕桑、丝织、印染等各方面)、织物种类(包括织、染、绣三大类)、艺术风格(丝绸上出现的图案题材及风格、流行的主要组合及形成)。书中不仅从纵的方面勾勒出中国丝绸某项生产技术、某个织物种类、某种艺术风格发展变化的轨迹,而且从横的方面论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与其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说,《中国丝绸通史》充分体现了“通古今之变”的“通史”性质。
《中国丝绸通史》虽然采用一般通史的写法,吸收公认的学术成果,但作者都是研究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许多方面有自己潜心研究多年的心得。例如,该书是以历史朝代为章节进行编写的,这样便于读者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丝绸的状况,但其缺点是未能揭示中国丝绸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有鉴于此,该书在绪论中根据中国丝绸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中国丝绸发展的三大阶段,即古典体系阶段(殷商至唐代中期)、传统体系阶段(唐代中期至清代)、现代工业体系阶段(清代晚期至今),并总结出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特色。这种分期法是本书的一大创新,它与按历史朝代的分章编写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再如,书中采用的纺织机械和织物结构图,其中很一大部分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并对一些古代丝织机械和丝织品成功地进行了复制,有力地证明了论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般通史类的图书,往往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即使使用图片也往往用黑白图片插于文中,或选用部分彩图集中插于正文之前或之后。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丝绸,品种众多、图案繁复、色彩丰富,如果采用一般通史类图书的编写制作方式是很难表现出中国丝绸的绚丽多彩。因此,《中国丝绸通史》大量选用珍贵历史资料图片,全书共选用图片1358幅,并采用图文混排,融图文于一体,用文字来说明图片,用图片来印证文字,互相印证,相得益彰,很好地反映出了中国丝绸绚丽多姿的历史。 (《中国丝绸通史》赵丰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 )
花枝龙凤纹绣,战国,湖北江陵马山出土。
图片均选自《中国丝绸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