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临朐凸起“文化经济”

2006-03-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李现奎 我有话说

在“全国文化模范县”、“中国民间绘画之乡”――山东临朐县城乡市场随处可见这样一幅景象:各种各样的奇石馆、根艺斋、书画店、工艺品门市人来人往,生意兴隆。据统计,目前,该县文化产业涉及工艺美术、装潢、书画创作装裱、木石雕刻、图书印刷、根雕刺绣、花卉盆景、旅游产品等10大行业的40余个门类,150多种文

化产品。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的各类专业户、联合体以及文化产业企业达8200多家,其中重点文化企业近百家。文化产业年创经济效益3亿元。文化经济成了该县经济大潮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农民也发“文化财”

3月8日,冶源镇冶北村陈家喜庆团团长陈万平带着老伴、儿子、儿媳来到车家沟村为张传东的儿子操办婚事,业务包括婚礼主持、摄影摄像等几项内容,收入三四百元。冶南村李荫祥、刘复秀夫妻俩一个作画,一个写字,作品深受乡亲喜爱,农村大集上他们的四联作品是抢手货,好多城里人都慕名上门求购。近几年,临朐县像陈万平、李荫祥这样做着文化“买卖”的农民越来越多。石家河乡于家庄村在交通要道两侧建起了“园林雕塑走廊”,扶持12家专业户办起了园林艺术厂,专门从事工艺更新、新产品引进和工程设计与规划。7支园林工程队分赴各地承建园林工程。不少扛了半辈子锄头的庄稼汉纷纷捏起刻刀做起了雕塑,能独立制作产品的有140多人,从业总人数达到1000人,年创收400多万元。

一寸石头一寸金

临朐山区面积居多,蕴藏了丰富的奇石、观赏石资源,有“一块石头一幅画,一块石头一首歌”的美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这种奇石文化所蕴含的巨大经济能量,把独有的文化优势和奇石资源相结合,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在县城繁华地段建起了龙泉奇石交易市场,奇石经营摊位达600多个。现在不仅当地已发现的10多个系列80余个品种奇石走向了市场,而且吸引着省内外客商前来经销奇石,来自河南的菊花石、广西的钟乳石、贵州的百合石、安徽的灵璧石等在此均有一席之地。逐渐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规模,成为集批发、展销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奇石交易集散地。每天来奇石市场参与交易的客户多达2000余人,奇石展销全国20多个省市乃至港台地区,并远销日、韩、美等国家。目前,该县以经营当地奇石为主兼营外地奇石的大型奇石馆、店、斋等发展到300多家,100多个品种,数十万件。从事奇石开采、加工、运输和制作假山、碑亭及园艺的个体户、联合体达40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销售收入3亿余元。许多石形、石质、图案俱佳的临朐奇石,随着市场的开发和知名度的提高身价倍增。一造形酷似香港地图的临朐彩石,在北京奇石拍卖会上竟以41万元成交,一块长1.25米、宽0.6米的大型天然红丝石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真可谓一寸石头一寸金,一块石头金满身。

“文化龙头”昂起来

连日来,由临朐华艺雕塑公司设计制作的潍坊风筝广场雕塑小品及文化艺术设施正在加紧安装中。临朐华艺雕塑公司的作品不仅叫响省内外,还走出了国门。石雕作品“老子”像漂洋过海到加拿大等国家安家落户,齐鲁文化、临朐文化走出中国,为世界所瞩目。为把文化雕塑产业做大做强,又与香港客商共同投资6000万元,成立华雅达雕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种雕塑及雕塑模具的加工,新上大型雕塑模具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新建厂房办公楼1.5万平方米,引进国内先进雕塑设备及制作工艺,年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150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260人。在它的带领下,目前全县已发展雕塑园林企业80余家,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投资1.6亿元建起的15万平方米的临朐文化城,主要经营奇石、书画、古玩、民间艺术品等。投入使用后,经营业户可达800家,年交易额10亿元,将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市场中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