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扶贫三策

2006-03-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冯永锋 我有话说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采访手记: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两大现实课题。有没有好的办法,既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坏环境,甚至能改善环境呢?有没有一些办法,既满了当地人的口袋,又丰富了当地人的脑袋呢?有没有一些办法,既发挥当地的智慧,又巧用外来的思想呢?

一策:给外出务工者良好的技术培训

前不久,甘肃省副省长陆武成专程来到北京,同省扶贫办、省妇联的一行人直奔位于北京通州区的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看望正在那里接受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的甘肃来京人员。甘肃省每年都有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向北京等大中城市输出劳务,不仅可以解决北京的“保姆荒”、“建筑工荒”,同时也能促进甘肃的扶贫工作。

陆武成算了一笔账。2004年甘肃农业总产值477亿元,当年输出劳务325万人次,劳务收入65亿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3%。而这个数字比去年全国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总和122亿元的一半还多,相当于全省扶贫资金的6倍。如果全省每年能输转500万人次,按每人劳务收入3000元算,劳务收入可达150亿元!向北京、上海等地输出劳务人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大有帮助。

陆武成说,农工外出务工,第一步一定要学技术。政府要扶贫,就要想办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帮助他们学到实用技术,让他们能够走稳外出第一步。在此基础上,相关的就业指导、法律支援等才可能落实。

二策:用扶贫资金引导劳动

在云南迪庆州,当地农牧民现金收入重要来源是采集松茸和虫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松茸和虫草这样的林下资源、当地特产被过度采掘。香格里拉县农牧局副局长张正德认为,要保护森林资源,最好的办法是开发多样化的产品。为此,就需要扶持一两家能够消化当地可持续资源获得发展的龙头企业。

记者采访了一家名为“藏龙生物”的公司。该公司总经理陈树合一直希望能做成“藏龙模式”。他觉得应当让扶贫款发挥高效作用。“政府可以把这些款项借给我,假设我企业发展需要三百万元,政府指定我拿着这三百万元,到某个社区,收购农牧民采集的可持续、资源丰富的林下产品。我这边把这扶贫款如数作价给农民。原材料在我这里加工之后,卖到各大城市,实现增值。我认为,贫困人口不是不愿意劳动,而是因为劳动盲目性大。扶贫如果能够引导人们劳动,让人们从劳动中得到合理报酬,就是最好的方法。农民通过劳动拿到了钱,而我也有了足够的流动资金。这样周而复始,产业就能发展起来。”

三策:巧用当地“自然资源”

四川大邑县,有个旭平兔业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大型“资源利用集团”,有兔产品加工厂――对兔全身的材料进行精细利用;有兔业技术培训学校――向全国的贫困人口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供给;有兔业科技园――研究新农村发展的各种技术。公司董事长任旭平不但是兔业大王,而且是沼气大王。他是怎么做起来的呢?前几天,记者在一次扶贫会议上听到他的演讲。他说:“其实农村有很多资源,问题在于你要有眼光巧加利用。”

“人是资源。”任旭平在演讲中给出的第一句话就让人吃惊。他说:“农村可能没有企业、没有矿产,但当地的田间地头,总会长着些杂草。这些杂草就是兔子的最好饲料。”

几年前,任旭平策划实施了“生态循环养兔项目”。他首先建设了占地面积达40亩的兔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在科技园里试验实施了“林(果)+草粉颗粒料+兔+沼气”四结合的“生态循环养兔模式”。方法是在林场、果园配套建设规模化圈养兔场;林场、果园的农作物秸秆、杂草粉碎后,经科学合理搭配后制造成兔子专用草粉颗粒料喂养商品兔;兔场产生的粪尿、废水进入沼气池发酵产气用于生活能源;沼液沼渣用于林场、果园施肥。该项目实现了“资源综合循环往复利用,环保与养殖协调发展,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