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障碍
在信贷市场中,企业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及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更清楚的认识,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银行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这就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将严重影响市场上交易契约的完备性,进而直接导致市场效率低下,甚至完全无效率。
2.风险收益不对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决策的随意性程度较高,这导致其经营业绩较差、企业寿命较短,从而造成了中小企业较高的倒闭率和银行信贷违约率,进而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时银行对单个中小企业贷款时的信息收集、分析成本,贷款的交易成本和贷后的审查监管成本不比大企业低,并且单个中小企业贷款规模较小,因此银行收益会低,从而造成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收益与风险成本之间的不匹配,偏离程度较高,挫伤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3.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在当前的社会信用制度环境下,多数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还款动力不强。在市场惩罚机制不力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失信成本普遍较低,在比较失信成本和收益之后,中小企业极易选择拖欠逃废债务的短期行为。此外,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受季节等临时性因素的影响大,盈利波动频繁,这些都削弱了中小企业到期偿债的能力。
由此可知,融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但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与单个游离的中小企业相比则具有融资优势。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信贷融资优势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按照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及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
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正是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各厂商都只是该产业集群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面对市场的首先是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各具体企业,产业集群整体的规模很大,市场势力很强,集群内的人才丰富,信息多,资源共享,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这表现在:
1.增加信息的对称程度。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区位上保持高度集中,这种地缘的接近性使得信息在网络内部的流动很快,这样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评估和贷后监督时就能获得更充分的信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银行信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改善风险收益的对称性。(1)产业集群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分布在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上,供给链和价值链将它们有机地关联起来,企业个体的发展与集群整体的发展之间就形成了较强的相关性,这样企业个体的风险就部分地转化为整个中小企业群的风险,而整个中小企业群的风险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集群所处产业的风险。一个产业具有自身特定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银行就可以通过分析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预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来把握产业风险,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信贷风险。(2)降低银行的信贷成本。首先降低信息的收集成本。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人际之间的交流和接触频繁,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从而使银行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所需的信息。其次降低了银行贷款的平均交易成本和贷后的平均监管成本。在产业集群内,银行可以对众多同一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尽管每笔贷款的数额较小,但由于贷款企业的数量多,贷款的总额很大,可以实现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规模经济。同时由于贷款企业所处的产业领域相同,银行在贷前和贷后所使用的技术具有同质性,这也降低了银行的贷款成本。(3)双重乘数效应,放大银行的收益。由于集群的经济增长率较高,集群的资本积累更快,通过商业银行货币的乘数进一步放大,本地更多地贷款和投资增加,经济进一步增长,最终使银行的收益增加。
3.提高中小企业信用。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对本地区具有“根植性”,企业的经营活动对本区域的依赖程度高,集群内各类企业和地方政府、产业协会、金融中介与教育研究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声誉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很重要,企业间的相互联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由于集群内声誉机制的有效实现,贷款企业选择策略性违约的成本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信贷违约率。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