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丹心献教启新篇

2006-03-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郑晋鸣 我有话说

编者按今年是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匡亚明同志诞辰100周年暨逝世十周年。作为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匡亚明同志在七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也为南京大学的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他的崇高革命精神、高尚道德情操、务实工作作风和高屋建瓴的教育思想,是我们学习和继承的宝贵财富。今天,适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正式揭牌,记者专程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主席、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教授和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本报现将“答记者问”刊出,以表达我们对这位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的缅怀、追思与景仰之情。<?XML:NAMESPACE PREFIX = O />

问:南京大学把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命名为“匡亚明学院”,请问基础学科教育学院是个什么性质的学院?

蒋: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育学院是1998年在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的基础上成立的。而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则是1989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时称教委)关于保护和加强基础学科的精神建立的,1993年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唯一的多学科综合点(大理科试验班),长期以来实施“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以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运行模式,培养了一批立志献身祖国基础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为了进一步推广强化部的办学模式,我校于1998年3月20日组建了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包括贯通文史哲的大文科班,理科的数理类、地学类、化生类,包括数学、物理、天文、生物物理、化学、生物、生物化学、地理、地质、大气等多个学科方向的基地班和大理科班。学生入学后可以按“多次选择、逐步到位”的分流方式来确定修读的专业方向。这样一个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按照学科群组织基础教学,有利于造成一种学科交叉的氛围,有利于营造更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有利于发挥我校基础学科的整体优势,从而造就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群体。

问:我注意到您一连讲了四个“有利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究竟收到了什么样的成效呢?

蒋: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包括其前身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在内,建立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实践已经证明,在造就时代所需人才方面,它是颇富创意、卓有成效的。

一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全校的优质资源,建立了强调宽厚基础、注重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及与此相配套的主干课程与教材,这些课程和教材除了充分反映学科的研究现状及最新成果外,内容综合性强、口径宽,给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通过修读这些课程,学生热爱基础学科、善于自主学习、掌握了学科前沿知识。

二是以多次选择、逐步到位的机制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有利于学生构建适合于自身特点的知识结构和发展途径,为学生个性化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创新人才。

三是通过实施研究型教学和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计划,以课程论文和实验培训等为铺垫,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和科研课题组,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四是学生在基础学科研究上表现出很强的发展潜力、交叉领域发展的优势突出,形成了明显的“群体特征”。不少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崭露头角,多名学生继续深造期间在专业的顶级期刊以及《自然》、《科学》等世界最权威的期刊上发表了论文。2003年第300卷《科学》上甚至同时出现了我们4位学生署名的3篇论文。

五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总体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在全校有口皆碑。现在,基础学科教育学院每年有80%左右的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成了研究生导师最欢迎的生源。

问:这的确体现了该院的“基础”特色。请您谈谈这八成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优秀同学所取得的成绩?

蒋:基础学科教育学院的毕业生被公认为是思维活、素质高、能力强,在攻读研究生后很快能介入科研前沿,成果问世早、发表论文多。常言道,一滴水能够反映太阳的光辉。我想,从以下几位同学的身上当能看出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培育人才的阶段性成果。如1995届学生唐睿康本科毕业后仅用3年半时间就取得了博士学位,读研期间发表论文18篇,其中12篇发表在SCI刊物上。2001届的邱腾同学本科是化学方向,研究生是物理方向。他发表的SCI论文超过20篇、半数以上为第一作者。其中学科交叉的特征也是很有意思的。又如2001届的孙飞,自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后,显现出很强的科研能力,成为导师科研上的得力助手,完成多项科研任务,发表10多篇SCI论文。2005年7月1日出版的《细胞》杂志,以15页的篇幅刊登了饶子和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这是25年来我国本土科学家的原创成果首次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顶尖杂志亮相。孙飞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博士一毕业,26岁的他就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聘为研究员。2005年人类癌细胞研究有所突破,6月《自然》杂志发表了系列文章。其中一篇有14位作者的文章声明前3位是第一作者。而3人中排在第一位的卢俊是我们基础学院1997届学生。可以说在8年左右的时间我们的学生已经进入国际上一些课题研究前沿。再如,文科强化班的张晖在大学三年级时就编撰并出版了20多万字的《龙榆生先生年谱》,一名本科生完成这样一本考据详备、征引广博的著作,这在本科生中是非常少见的。我记得在南大百年校庆的2002年,文科强化班有两名女生同时被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录取,录取她们的哈佛大学首席教授StephenOwen提到,这两名女生文史哲兼通的深厚知识底蕴令他们格外欣赏。

问: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已然取得如此业绩,稍假时日,定当成为南京大学的一个“品牌”学院。我想问的是,贵校为什么要把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命名为“匡亚明学院”?

洪:正因为基础学科教育学院颇具特色,我们才决定命名它为“匡亚明学院”。命名其为“匡亚明学院”,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纪念,二是继承,三是弘扬。

首先,匡亚明校长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曾经两度出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是唯一担任过南京大学名誉校长的前辈领导。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践中,匡亚明同志以他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渊博的学识、过人的领导才干和革命家胆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南京大学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了极大的智慧和力量,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征途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今年是匡校长诞辰一百周年暨逝世十周年,南大将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命名为“匡亚明学院”,就是为了表达南大人对老校长的追思和景仰。

其次,是为了承继匡校长的育人理念。《学记》中有句名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匡校长无疑是杰出的“善歌”与“善教”者,使得南大人至今能够“继其声”和“继其志”。匡校长几十年前的许多思想,今天说来依然令人叹服不已。一是主张打通“文史哲”,开办“大文科”,培养具有丰富广博的学识和多方面能力的通才。他十分强调通才与专才的统一,致力消除大学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过于狭窄的极端,希求打破传统的专业划分过细、严重脱离社会实践的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一种能够打通“文史哲”三大学科门类并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的“大文科”的办学模式。二是大力提倡“四个空气”的良好校风。他希望高等学府时时处处都能洋溢着“强烈的政治空气,浓厚的学术空气,高度的文明空气,活跃的文体空气”,使莘莘学子得以沐浴着这清新的“校风”全面地、和谐地、健康地成长。三是积极鼓励学生“红黄蓝白黑的书都要读”。“让学生自由地看,不要束缚学生”,“学生在大学中一定要看《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大学生不看这些书是不行的”,“像《红楼梦》、《西厢记》、《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等书都要读”,等等,是匡校长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批判为“荒谬至极”的“反动言论”。即便是在那样“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险恶环境里,在全国教育界第二个遭到点名批判的匡亚明都不改初衷、“拒不认错”,可见他对“红黄蓝白黑的书都要读”的观点是何等的看重,何等的自信,何等的珍视,而这又需要何等的眼光、勇气和胆识!四是提倡开设“大学语文”课,并欣然出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他认为大学语文包含有文、史、哲、经、政等有关内容,“有两条主线贯穿其中,一条线是可以培养、锻炼、提高学习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必要的阅读古文能力),另一条是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大学生的性格塑造、品德端正、治学为人等方面的知识。”而“用这两条主线贯穿起来的内容广博的大学语文,确是一门名副其实的边缘学科,必须按照它自身的规律作为独立学科存在下去、发展下去。”为此,他专门写成《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学科》的文章发表在《文汇报》上。事实证明,学习《大学语文》,有助于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的提升,有助于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加强,有助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锻炼,有助于历史视野的拓展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再者,是为了弘扬匡校长的教育思想,把我们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我体会,匡老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创新,是创造,是求实,是超越。我们继承匡校长的思想和事业的最好方式,就是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实事求是地、与日俱增地改进我们的工作。

问:您提到要承继和弘扬匡亚明先生的教育思想,您能否概括一下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

洪:匡校长的教育思想要由专家去研究、去探讨、去总结,我校高教研究所的几位教授正在研究和编撰《匡亚明教育思想研究》。从我的角度来看,匡校长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教育思想是这样几点:

第一,高瞻远瞩,追求卓越。1978年5月,匡亚明同志再度出任南大党委书记兼校长,他在拨乱反正、推动各项工作恢复正常秩序的同时,及时提出把南京大学办成“有国际影响且富有特色的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的奋斗目标。他先后两次率中国大学代表团赴日本、美国考察高等教育,打开了南大与欧美发达国家著名大学的交流合作之门。后来创立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便是当时商定下来的。1982年1月,匡亚明辞去校长、书记职务,改任南大名誉校长。1983年5月,在武汉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匡亚明与刘丹(浙大名誉校长)、李曙森(天大名誉校长)、屈伯川(大连工学院名誉校长)联名给中共中央、国务院写信,建议中央重点投资,加速建设50所左右重点大学,办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此后,他又单独给小平同志写信,重申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大学的设想。这一建议受到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84年,国务院决定在正常经费外,拨款5亿元重点投资北大、清华等5所重点大学。匡亚明校长等人的设想,被誉为“八三五建言”,它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产生了深刻影响,“七五”、“八五”期间高等教育“建设‘重中之重’”的举措,90年代中期付诸实施的“211工程”,以及当前正在建设的“985工程”,都是“八三五建言”的进一步发展和发挥。匡亚明领衔的“八三五建言”,与王大衍等四位院士倡导并得到邓小平同志支持的“八六三计划”一起,成为8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知识分子上书建言、影响高层决策、青史留名、传为佳话的“双璧”。

人们至今仍然津津乐道的是,匡校长擘画、主编了200部《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提出“彻底解决住房问题”的“各遂其愿”的教师集资建房的方式,即“每个人自己的房子可以采取自造公助和贷款的办法”来解决,“楼房也好,平房也好,要几间,厨房摆在哪里,都由你自己设计”,“每个月(缴)多少钱,25年以后房子就是你的”;“校长都要从教授里产生”,“可能要选举”等等,同样是他高瞻远瞩、追求卓越、敢为天下先的教育思想在各个办学层面的生动体现。

第二,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早在1981年,匡校长就指出大学教育的社会功能有三;一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二是培养人才,三是移风易俗、树立正气、提高精神文明。这与现今所流行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高校三大职能相比,本质完全一样,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他认为应该“通过学校教育――当然也要通过其他方面――把科学、文学、哲学中的优秀遗产批判地继承下来,推陈出新。”他还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正处在新的‘春秋时代’”,“各国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都在相互影响,百家争鸣。”而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十亿之众的中华民族“要以优秀的文化去影响别人,其中包括道德、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三,倚重教师,人才强校。匡校长一贯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要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认为“大学的水平在于教授的水平”。他说:“学校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依靠的问题很重要,刘备依靠诸葛亮,不惜三顾茅庐。我们对教师也要真心实意地依靠。”他的“依靠”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求贤若渴,礼聘大家。1963年,他到南大上任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门拜访老教师,征求办好学校的意见。1978年,年逾古稀的匡亚明同志重新担任南京大学的领导职务,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为学校延揽人才。著名戏剧家陈白尘在“文革”中深受迫害,到1978年尚未复职。匡校长多次亲自登门求聘,陈白尘为匡老诚意所动,同意应聘,并出任中文系系主任。著名古典文学家程千帆教授和英国文学专家张月超教授,原在其他大学执教,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遭受种种摧残与不幸;“文革”结束后又都被勒令退休,工资微薄,处境凄凉。匡亚明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人数次专程拜访,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将他俩一起请进我校,除支付工资外,还破例给他们每月增加一百元补助费,并妥善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完善了他们的治学条件。两位教授安居乐业,潜心治学,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显著成绩,为我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慧眼识才,不拘一格。匡校长慧眼独具,善做伯乐,对于青年教师中的拔尖人才,不搞论资排辈,大张旗鼓地予以破格提升。在1964年南京大学建校62周年的校庆典礼上,就任校长仅仅一年的匡亚明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宣布,南大带头打破多年来高校职称评定工作的沉寂,破格提拔104人为讲师。而这104位青年才俊,在“文革”结束后都挑起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担,其中不少人在教育和科技界做出卓著成绩,如担任南京大学校长十余年的曲钦岳院士、现任九三中央副主席的闵乃本院士等。三是教授校长,等量齐观。匡校长不止一次地在全校大会上讲道:“学校的办学水平取决于教师,而且将来愈来愈会如此。将来校长都要从教授里产生,也可能要选举。选举上来了当校长,下次选不上你了,下来还是当教授。所以,教授、校长摆在一条线上,我觉得没有什么坏处。”四是生活关心,政治保护。匡校长对教师在生活上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始终坚持解决工作和生活条件时“尽量”和“首先”向教师倾斜;在政治上充分信赖、热情保护。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会长茅家琦教授对于匡校长40年前的一句话铭记至今。1964年秋学术界开始批判太平天国后期领袖李秀成,茅家琦被当作江苏省“吹捧李秀成投降变节”的第一号代表人物而受到省报两个整版的点名批判,各种批判会也相继召开,一些人则对他冷眼相待。这种阵势使茅家琦不免紧张、慌乱。一天,他与前来参加批判会的匡亚明校长在历史系办公室门口不期而遇,茅家琦无可奈何苦笑一下便想回避,未料匡校长把他喊住,轻声安慰说:“不要紧张,不要紧张,再写好文章!”在当时“左”的思潮不断蔓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况下,匡校长的几句轻声安慰,无疑是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最大爱护和关怀。五是遴选骨干,重点培养。

第四,创建良好校风,培育红专人才。刚到南大时,匡亚明就强调指出:“为了办好我们的学校,首先必须注意到又红又专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又多次论述了红与专的辩证关系。在他当时所写的一篇题为《认真解决减轻学生负担问题》的文章中,他曾提出:“要培养又红又专又健康”的人才,使学生“思想先进、知识丰富、体魄健康,三者具备”。当时,为反对“空头政治”,他曾特别强调“只有离开红的独立的专而没有离开专的红”,作为学生,“红”必须体现在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上。为此,他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有浓厚的学术空气等“四种空气”,这四种空气是相互联系的,综合起来、流动起来,就是校风。

问:匡亚明校长的确是一位有理想、有思想、有作为、有建树、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家。请问“匡亚明学院”如何才能体现匡校长的教育思想,把匡校长当年的蓝图变成现实呢?

洪:我们把“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命名为“匡亚明学院”以后的关键性改革就是,学院由过去的主要负责教学活动的“虚体”变成一个组织机构完整的“实体”。“基础学科教育学院”有口皆碑,“匡亚明”名高天下,新的“匡亚明学院”一定会使此二者能量叠加,相得益彰,并在南大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早日实现匡校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遗愿。

匡亚明学院的培养方式是:按照大文科(包括中文、历史、经济、哲学、社会学专业)和大理科(包括物理、天文、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强化部、大气、数学专业)两大类,各自建设课程计划,其中设置部分文理通修课程。第一年设置大平台通修课程,第二年按模块(基地)设置核心课程,第三年为专业核心课程,第四年为选修课程、科研训练课程和毕业论文。各个模块(基地)之间的部分核心课程可以替代或覆盖,鼓励学生选修多种学科的课程,以从事边缘学科和交叉科学的研究。而且,将会按照“多次选择、逐步分流、兼顾各方”的原则,在1、2年级由学院统一组织教学和学籍管理,从3年级开始学生全部分流到各个院系(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仍然保留),由各个院系组织教学和管理,但免试保送攻读研究生的方案由匡亚明学院统一根据有关规定执行。

匡亚明在工作中(摄于1958年)

匡亚明校长授予吴健雄教授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证书

匡亚明领导组织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工程

匡亚明雕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