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工委日前召开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院士座谈会,就如何构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自主创新、如何推进国防科研体制和机制改革等内容,院士们纷纷出招献策。其中不少真知灼见为其他领
建议一:建立科学的科技发展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成都分院研究员林祥棣说,在自主创新领域也有一个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表现在建立科学的科技发展观、大协作观、政绩考核观等各方面。
就科学的科技发展观来说,科技事业的发展需要三支队伍共同努力:第一支出点子、出创新思想;第二支实干攻关;第三支通过挑错使科技项目不断完善、更加客观。一些科技发达国家通常具备这三支队伍。建议建立第三支队伍,由老中青结合组成,每3年轮换1/3,以保证创新活力。
建议二:装备制造业尤需注重集成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研究员吴有生说,在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集成创新可以带动单项技术的原始创新,带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装备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注重集成创新往往会事倍功半。
吴有生的看法引起一些院士共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王礼恒说,企业创新的重点是集成创新和再创新,除了自己建立研发平台、增加投入外,要重视产学研结合,集成各方成果,组成工程系统或产品,大力协同,追求系统优化、总体性能先进。
建议三:推动集成创新,必须加强大协作
林祥棣说,加强集成创新,需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各个小核心开展大协作,而目前各创新机构小而全发展趋势严重,出现了大核心小协作的现象,不利于集成创新。
吴有生说,目前影响我国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而是体制、机制问题。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研究设计机构虽然附属于各大企业集团,但它们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由于存在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影响到各机构之间的合作,甚至一个部门内也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共享。这实质上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在这种状况下,往往会追求小而全,难以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局面,影响到集成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增强。所以,促进集成创新,需要尽快着手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防科技结构调整和科技体制改革,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
建议四:避免科技人才使用上的浪费
科技创新要通过科技人员去实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说,在科技人才使用上,技术一冒尖往往就提干,提干之后待遇往往会提高,在有的单位出现了几个技术尖子先后接班当书记的现象,这是对科技人员的重视,但是也带来科技人才的浪费。加强科技创新,应鼓励技术尖子继续搞技术,同时,他们的待遇也应跟上去。
建议五:企业创新要激励宽容并重
如何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王礼恒说,一方面,需要营造企业乃至社会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增强创新意识,鼓励勇于创新。创新是思维活动,没有强烈的愿望,科技人员很难投入创新并取得成功,因此要把创新内容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去培育。另一方面,鼓励原始性创新,关键要有宽松的环境,要宽容失败,不拘一格。科技人员精神上没有负担,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