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话的是中科院在合肥市挂职的科技副市长江明。2004年11月,科技部批准合肥市为全国第
不到200万城市人口的合肥市拥有20多万各类科技人员,两院院士就有29人;596平方公里市区,聚集了37所高校和190多个国家和省、部属研究院所。合肥人在“第一”和“唯一”的光荣中体会到另一种不言而喻的责任: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探索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子,产生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打造“金手指”
“科技创新最大的难题是什么?”不同身份的科研人员给出了几乎一致的答案:“经费制约。”一位科研人员说:创新灵感出现后,资金最难保证,真恨不得自己能长出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合肥市委、市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实践中,尤其是建设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过程中,想方设法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加快打造为科技创新提供到位支持的“金手指”。多年来他们一直从“科研”、“中试”、“产业化”三个重要结点入手,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投融资体系:科研人员或企业进行科研攻关,市级科技三项费用可以立项拨款帮助启动;进入中试,有科技创新“种子基金”,有合肥市风险投资公司,提供扶持和服务;进入产业化,不仅有财政资金补助、新增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还有科技创新担保公司帮助贷款融资;如果技术资本需要流动,你还可以登上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的平台。对于重大项目,还建立了产、学、研、政、资、介“六位一体”的对接机制――中国合肥项目―资本对接会,仅去年的第五届就成功对接项目85个,总投资额近86亿元。
高新区强化“金手指”功能的工作过程就像是苗圃:创新成果可以根据不同类别进入高新区大大小小9个“孵化器”,就像种子在温室里培育一样享受着资金、场地、税费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阳光雨露;“孵化”成功后,就像移栽小苗一样,高新区帮助项目进入特色基地享受相关扶持的精心养护;等到小苗长大长壮了,再帮着移植到开发区里……就这样,科大创新、四创电子、科大讯飞、凯立集团、阳光电源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从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融合“两张皮”
与许多中西部城市一样,合肥也曾面临着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合肥自身体制“两张皮”的尴尬。
如何把“两张皮”融合成“一条心”?合肥市委、市政府借着安徽省与科技部、中科院的“省部会商”和“省院合作”平台,与中国科大等科教资源的“国家队”建立了合作对接的“年会制度”。每年进行一到两次对口的双向交流,面对面的进行衔接、解决,初步实现了“信息对称、资源共享、平台对接”。
为了更好更快地融合“两张皮”,合肥市在出台一系列扶持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时,十分注重对科教资源的整合。合肥市规定:申报科技创新的项目取消地域、所有制、隶属关系的限制;遴选重点课题对社会公开招标,鼓励扶持企业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工业企业购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给予企业科技成果实际购买费用的30―50%专项补助;从项目获利年度起3年内,因科技成果转化而产生的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奖励给企业,用于企业技术研发投入。
当好“倍增器”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创新实践的“主力军”。合肥市委、市政府的理解是,鼓励引导企业投身科技创新,政府不能无为而治,不能只当“拉拉队”,要通过积极的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起到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的“倍增器”作用。
“你创业,我补贴;你创新,我奖励”是合肥企业耳熟能详的政府承诺。这个承诺的背后是一项项含金量极高的政策:有2.5亿元“创新创业资金”;有1亿元的风险投入资金;科技经费由原来的3000万元增加到了1.3亿元。今年伊始,在合肥市新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分别可得到50万元和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也可得到10万元。对建立的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信息服务、人员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给予总投资的20%补贴;平台建成后,每年度为本市中小工业企业培训发生的费用,按费用支出的50%给予补贴。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这样评价:“国家选择合肥试点具有标本意义和典型性。”的确,合肥怎样进一步把雄厚的科教实力与科技优势转化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上?如何在试点中取得经验,为中西部乃至全国科技创新探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合肥:科技创新无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