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和煦的春风,记者在川中射洪县瞿河乡桅杆村看着一幢幢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的别墅般农家小院,沿着一条笔直穿过青青田野的乡村水泥路,走进了6社社员龙平的家。
“家里生活怎样?”记者问。
随行的村支书李林告诉记者,全村家家户户都像龙平家一样,住上了新房、喝上了卫生水、用上清洁气、拥有经济园、出门就是平坦的水泥路。感受着这样一个温馨、和谐的基层社会,让人难以相信过去这是一个穷村。
壮大产业支撑,助农增收
桅杆村有13个村民小组,农业户502户,人均耕地0.7亩。以前村债务沉重,领导班子内耗严重,民心涣散。村里道路破烂不堪,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泡泥汤。
2003年3月,乡财政所长李林被派到桅杆村当了支部书记。怎样改变落后面貌?他告诉村民们,只有大力发展增收产业,农民才有钱兴修水利,建设家园。
桅杆村以前有“两杂”制种的传统,但群众接受差,效果不好。2003年4月初,天下着小雨,李林和村干部们泥一脚水一脚,把水稻母本种子一户户地送到农户家中,并宣传制种技术要点,终于感动了村民。当年全村10个社制种面积达180亩,亩产值达2800元以上,较常规稻每亩增收800元以上。2004年,村上又请来省棉研所、县棉协办的技术人员来村传授抗虫棉种植和防病技术,村民发展抗虫棉制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当年,全村仅水稻、玉米、棉花制种,人均增收达到130多元。
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是桅杆村农民增收的又一产业。为了提高产业效益,在县畜牧局支持下,村民们积极推行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目前全村人均养猪两头以上,全村涌现出养100头生猪以上的大户4户,50头以上的20户。
桅杆村以前的劳务输出水平不是很高,村里就在解决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上下功夫。2004年,全村向广东、北京、上海等地输送劳力650人以上,当年挣回收入400多万元。
几大产业的崛起,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460元,为农田建设和新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六通三化”改变村容村貌
田家湾有3个社,是出了名的“干湾子”,一直用柴油机抽水灌田,年柴油机抽水费高达4000元,群众怨声载道。村里让群众筹资筹劳来建提灌站,钱由村民代表统收统管、材料由村民代表购、质量由村民自己监理。不到10天,一座投资2万余元的抽水站建成了,抽水那天受益的群众奔走相告,笑逐颜开。
2004年2月,村里决定改变村民户与户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差、卫生条件差的状况,实施“六通三化”(水通、路通、气通、电通、光纤通、电话通;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
打沼气池是一项群众投资少、见效快的民心工程,近2年全村共打生态沼气池482口,95%的农户用上了清洁、方便、卫生的沼气。
村里实施找水打井项目。近一年来,全村打井258口,通过建立自来水站,使200户村民饮上自来水,全村95%以上农户饮上了卫生水。
为了改写桅杆村交通不畅、群众出行难的历史,2004年村里发动群众投资投劳,修通了通社碎石路3.5公里,户通水泥路3.8公里,新修了一条瞿河学校至林家湾通村水泥路4.2公里,目前另外5条6.2公里社道标美硬化建设正在实施,基本形成户与户连接、社与社联通的交通网。
提高村民素质,建设和谐新农村
在新村基础建设的同时,村干部从自身做起,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村支部和村委会实现了“由群众找我做事到我要为群众做事”的转变,同时利用村党员电教点,向党员传授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着力把党员培养成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村里还投资兴建了文化活动阵地,设有党员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和文化活动中心,促进了新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到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困有所济,2004年村里利用闲置村小,建起了村敬老院和养老院1000平方米,可入住30多位老人。100%的学龄儿童进了学校。全村80%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将定点医疗机构设在了村卫生医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