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的不止他一人。去年,广西15个试点县(市、区)有216.7万农民从中受益。
农民生病常是“小病拖,大病跑到县城看”,医疗费、生活开销
“缴了钱没病更好,可以援助别人”
灵山县的农民韦平强心里有本账:“每年只缴10块,从出生到100岁,共缴1000块。但只要老婆生娃就可以报销3000块,平时生病住院就更方便了。”
在南丹县,白裤瑶瑶民只需缴5元就可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余下5元由乡镇补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大病统筹为主。广西在资金补偿上采取以住院补偿为主,门诊补偿为辅,同时加大对重病患者的补偿比例。去年,广西15个试点县农民住院后人均补偿资金335.15元,这意味着平均每位住院农民比以往少花320元。农民看到了实惠,参加的积极性就高了。
去年广西民政部门投入197万元,帮助试点县19.7万五保户和贫困户农民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广西将有40个试点县(市、区)。而且中央财政对农民的补助由原来每人每年10元增加到20元,广西区政府的补助也增加到15元,农民个人的缴费标准不变,仍然是10元,并将慢性病、单病种治疗等也列入基金补偿范围。
“我们赢得了更多民心”
一本厚厚的蓝色文件夹挂在兴安县华江乡卫生院大门旁,上面清楚地写着“主要用药目录及价格”。它既提醒医生开方,也方便农民查询。韦医生说:“为防止大处方,我们医院还规定,医生如果开了超过100元的药,就要写书面材料征求病人意见。去年,全院就诊病人比前年增加了200人,住院费却下降了20%。”
从2003年至今,广西已下发了11个有关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文件,对补助资金的拨付、基金财务管理、基金补偿技术方案、基本用药目录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争取健立建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和管理网络。自治区卫生厅厅长高枫说:“这是为了让更多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它的好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变的不仅仅是农民看不起病的尴尬,更重要的是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在南丹县八圩乡卫生院,正在卫生院里待产的白裤瑶妇女潘水妹说,以前家里穷,第一个孩子是在玉米地里生的,现在有了政府的补助,来医院生孩子既无经济负担又安全放心。
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更优化、更深入
说它“更优化”,是因为它做到了“更便民”。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政府把15个试点县纳入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目前,15个试点县已投入1800多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的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
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条件和技术水平提高了,农民也愿意就近看病了。去年,广西对203名农民问卷调查表明,患病后首选乡镇卫生院看病的占75%。
说它“更优化”,因为它激活了乡镇卫生院。今年广西把农民在乡、县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60%、35%,而在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报销比例降低到25%,引导农民在乡镇卫生院就诊。去年,试点县的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数、住院人数分别比试点前增加了28.72%和42.44%。
说它“更深入”,是因为它把农民信任的村医也“拉进来”了。灵山县卫生局杨开明局长说:“以前,村医都是‘我做我的,你管你的’,我们监管的效果很不好。现在每个村至少选出一个条件合格的卫生所做为辖区的定点医疗机构,在那看病的农民可报销一定费用。这样一来,村医的门诊人数增多了,开始自觉服从我们的监管。”溶江镇的村医赵永东动员他辖区的农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他还心甘情愿地负责起村民的预防、妇保、健康教育、计生指导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