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社会负责是我们的信条”

2006-04-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云 肖连兵 我有话说

从为兵马俑治疗说起

“在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前,保罗・杨森博士仔细地观察着,他发现这些‘千年将士’的脸上长出了真菌,作为医药专家,他知道真菌对文物造成的侵蚀非常大,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导致这些珍贵文物的损坏。他想,杨森公司在真菌研究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多种抗真菌产品,如果能够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和尖端技术能力来帮助保护这些人类的瑰宝,这将非常有意义。于是他当即向有关部门表示,杨森公司将投入资金和研发力量帮助兵马俑及相关文物进行抗真菌保护。回国后,他立即组织开展了对此的研究,并最终成功研制出了有关药品。2000年9月,西安杨森、比利时杨森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杨森公司向博物馆免费提供抗真菌药物、技术、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目前首期合作圆满完成,我们马上将积极准备开展新的合作。”讲起比利时杨森公司创始人保罗・杨森保护兵马俑的事迹,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副总裁沈如林显得非常自豪。

“公益事业是对社会负责的体现”

谈及公益观,沈如林副总裁说:“公益事业不应是用来装门面或为了换取地位和声誉的,而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回报社会的方式,应成为公司的信条和文化,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和行为,让神圣的社会责任感根植于每一位员工心中。作为强生公司旗下在华最大成员公司,西安杨森公司一直恪守‘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股东负责’的信条,这也是该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人们会注意到,‘对社会负责’位于‘对股东负责’之前,这充分体现杨森公司在对社会负责方面的重视程度。”

20年来,西安杨森一直将对社会负责作为信条,坚持不懈地支持中国的公益事业:在陕西的贫困地区建立了希望小学和希望中学;捐助幸福工程,通过义卖和员工捐款帮助贫困母亲脱贫致富;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捐款捐药;投身环保事业,在西北地区的沙滩上建设环保林;还曾在“世界精神卫生日”为精神障碍患者举办艺术作品展、开展精神卫生宣传,呼吁社会关心精神病人,关注心理健康。迄今,西安杨森用于公益事业的开支已达一亿元。公司每年都有几百万预算用于公益事业,同时有着严格的审计和监督机制,做到公益项目可衡量、可监控、可评估,以保证所做的公益项目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不求功利是公益的价值之所在”

对于公益事业的特征,沈如林副总裁阐述道:一是合作的对象必须是非营利组织,二是做的事必须是非商业行为。西安杨森一直严格遵循这一标准,如与红十字会合作开展的造血干细胞库建设、救助白血病患者的项目上可见一斑:杨森公司自己不生产治疗白血病的药物,该项目没有商业利益在其中,不带任何功利色彩。沈如林副总裁说,西安杨森领导层以身作则,号召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每个员工都自愿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且西安杨森还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造血干细胞库的建设。在项目合作前,在中国的13亿人口中,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的总量仅有5万份。通过与中国红十字会三年来的合作,目前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总量已达到30万份,并计划在2010年使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总量达到100万份。

沈如林副总裁还介绍说,西安杨森把公益事业作为企业领导层的考核标准,而且鼓励员工每个人都要参与公益活动。在每年的公司“信条日”活动中,各地的员工代表都会一起来分享参与公益活动的感受。这一天,许多人都被自己同事的真实故事感动得流泪。给沈如林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员工参与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并在2004年配型成功,义务反顾地成为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拯救者。沈如林副总裁感慨地说,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要分两次抽取骨髓,住两次医院。但看到员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他也备感欣慰:当自发的行动变成自觉的行为时,企业文化便形成了。公益事业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当每个人都觉得公益事业是自己必须做的,形成一种习惯时,便能持续下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