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兵马俑治疗说起
“在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前,保罗・杨森博士仔细地观察着,他发现这些‘千年将士’的脸上长出了真菌,作为医药专家,他知道真菌对文物造成的侵蚀非常大,
“公益事业是对社会负责的体现”
谈及公益观,沈如林副总裁说:“公益事业不应是用来装门面或为了换取地位和声誉的,而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回报社会的方式,应成为公司的信条和文化,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和行为,让神圣的社会责任感根植于每一位员工心中。作为强生公司旗下在华最大成员公司,西安杨森公司一直恪守‘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股东负责’的信条,这也是该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人们会注意到,‘对社会负责’位于‘对股东负责’之前,这充分体现杨森公司在对社会负责方面的重视程度。”
20年来,西安杨森一直将对社会负责作为信条,坚持不懈地支持中国的公益事业:在陕西的贫困地区建立了希望小学和希望中学;捐助幸福工程,通过义卖和员工捐款帮助贫困母亲脱贫致富;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捐款捐药;投身环保事业,在西北地区的沙滩上建设环保林;还曾在“世界精神卫生日”为精神障碍患者举办艺术作品展、开展精神卫生宣传,呼吁社会关心精神病人,关注心理健康。迄今,西安杨森用于公益事业的开支已达一亿元。公司每年都有几百万预算用于公益事业,同时有着严格的审计和监督机制,做到公益项目可衡量、可监控、可评估,以保证所做的公益项目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不求功利是公益的价值之所在”
对于公益事业的特征,沈如林副总裁阐述道:一是合作的对象必须是非营利组织,二是做的事必须是非商业行为。西安杨森一直严格遵循这一标准,如与红十字会合作开展的造血干细胞库建设、救助白血病患者的项目上可见一斑:杨森公司自己不生产治疗白血病的药物,该项目没有商业利益在其中,不带任何功利色彩。沈如林副总裁说,西安杨森领导层以身作则,号召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每个员工都自愿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且西安杨森还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造血干细胞库的建设。在项目合作前,在中国的13亿人口中,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的总量仅有5万份。通过与中国红十字会三年来的合作,目前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总量已达到30万份,并计划在2010年使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总量达到100万份。
沈如林副总裁还介绍说,西安杨森把公益事业作为企业领导层的考核标准,而且鼓励员工每个人都要参与公益活动。在每年的公司“信条日”活动中,各地的员工代表都会一起来分享参与公益活动的感受。这一天,许多人都被自己同事的真实故事感动得流泪。给沈如林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员工参与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并在2004年配型成功,义务反顾地成为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拯救者。沈如林副总裁感慨地说,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要分两次抽取骨髓,住两次医院。但看到员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他也备感欣慰:当自发的行动变成自觉的行为时,企业文化便形成了。公益事业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当每个人都觉得公益事业是自己必须做的,形成一种习惯时,便能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