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巍然而立,江水波澜不惊。百年高峡平湖梦,欣逢盛世一朝圆。
三峡工程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治理长江的又一壮丽篇章。
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库区百万移民毁弃家园,告别故土,用无私的奉献托起了雄壮的大坝。像无边无际的江水浇灌万顷沃土一样,三峡移民精神也将长久地滋润华
百万移民用朴实无华的坚毅,在峡江两岸刻写了永恒的留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最大的利益
“离别情,离别情,离别之时难舍分。土生土长几代人,乡里乡亲几十春。”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65岁的外迁移民魏太得,用这首《离别情》表达了移民们临行时对故乡刻骨铭心的依恋。
徐继波6兄妹都是重庆库区的移民,但只有他外迁。离行前一晚,全家举行家庭晚会欢送,徐父事先反复强调所有人都必须高高兴兴。晚会还没开,老人家却第一个哭了起来。全家人边说边哭,直到天明。到了上海的新家后,徐继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屋前种下亲人们赠送的黄桷树苗。
听惯了长江号子,走惯了峡江山路。故土乡情难舍、邻里亲情难舍、世传旧业难舍、他乡新业难创。车站码头的每一次送别,都有肝肠寸断的场景。定好行程的前两天,巫山县移民陶元香的大哥病逝了。陶元香外迁的那一天,正是大哥出殡的日子。移民船发动时,一直强抑泪水的陶元香终于忍不住了,她抱住棺木一遍遍地喊:“哥啊,我们怎么狠得下心走哇?”奉节县永乐镇移民易美贵说,树有根,根在泥巴里头;人也有根,根在心窝里面。但为了三峡工程,无论举家外迁还是就地后靠,移民们的脚步始终没有停留。到2005年底,三峡重庆库区已完成移民94万余人。这些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峡江百姓,用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为即将上涨的江水腾出了空间,也为长江两岸的亿万人民换来了更美好的未来。
无论迁出地还是迁入地,处处都洋溢着社会主义大家庭互帮互助的浓浓亲情
在三峡工程启动前,万州区太龙镇一村党支部书记牟一安家的户口已全部转到城区,全家都不需要移民。看到外迁工作一时无法推动时,牟一安主动将自己的户口转回农村,并第一个报名外迁。在他的感染下,全村人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与通州的移民对接。
“移民就是移爹移娘,对爹娘的急忧患难,要感同身受。移民想啥我想啥,移民缺啥我帮啥,宁可苦自己,绝不负移民”,是所有移民干部的真实写照。
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是移民大镇,牌楼村又是高阳的第一移民大村。重任在肩,村支书叶福彩没有退缩。做村民工作时,他递烟点火,端茶倒水,没日没夜,不止一次累得在村民家里吐血昏迷。2000年8月,叶福彩在一次给移民拆房时,再次痛得不省人事。送到当地医院,被检查出已是胃癌晚期,3个月后便离开了人世。移民工作要做到“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对这一目标,迁入地的很多群众用无私的行动,促成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山东烟台的新家,奉节县一位移民看中了一块近3亩的良田。这块田长期被当地一高姓村民家当作“宝地”,高家人舍不得!他愿意给出另外一块地,但移民没看中。不知开了多少次家庭会,几番犹豫后,高家觉得“人家大老远的来了,也不容易呀!”忍痛让出了这3亩良田。
把最好的田地给移民,提供最好的条件帮助移民,手把手传授迁入地的农业技术。外迁移民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乡亲们热烈的欢迎。他乡如今是故乡。百万移民奉献的背后,是全国人民的无私奉献!
百万移民在建设新家园的同时,也在续写着中华儿女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每一个三峡移民,都有一部独特的创业史。
万州区新田镇五溪村民属于就地后靠移民,原来人均就只有6分地。三峡大坝建成后,江边平坦的良田熟土又被淹没了,全村都退到了2公里外的“黑儿梁”。当地有句谚语:黑儿梁,乱石岗,坡坡坎坎草不长。在这里,一家人起早摸忙一天,也只能整出巴掌大的一块地来。
就是在这样的乱石岗上,五溪村615户移民垒石为坝,挑土做窝,更是建成了近千亩果园。如今的五溪村,有40多家果树种植大户,80%的农户都有20棵以上优质果树。水果、蔬菜形成规模后,移民们又投资投劳,修了贯穿全村的16公里道路、1.2公里引水渠、26口人饮水池,使86户310多人用上了自来水。三峡库区的移民们就是这样顽强地适应和改造着外部环境,为自己铺设起致富新路。
走出夔门的外迁移民,更珍惜新家的土地和机会。在一些安置了三峡移民的地方,干部群众只要看到连田埂上都种了玉米,就知道那一定是移民的土地。移民们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峡江两岸,却始终保持着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峡江精魂。这些精神的种子,使他们很快融入迁入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建设新家园的重要力量。
外迁到安徽省芜湖市的重庆市开县丰乐镇14户移民白手起家,在当地办起远近闻名的“三峡移民美食街”,很快走上了致富道路。山东省是唯一个接收三峡移民的北方省份。移民们吃不惯当地的饭菜,听不懂当地的方言,更吃不消北方寒冷的冬天。但他们不等不靠,有什么不懂,就向当地干部群众咨询求教,当地群众有什么事,他们也会主动跑去帮忙,很快亲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