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鹏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国务院授予的第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
沈鹏1931年出生于江南古镇江阴,在这个有着浓郁吴越文化遗风的小城,他从5岁时便拿起毛笔开始练字,这一拿就是七十多年。在自来水笔及电脑键盘早已替代了毛笔、充斥人们生活的时候,沈鹏却始终使用毛笔,他说,“用电脑打字,我思维就是调动不起来。我现在写字、写信都是用毛笔。”在他的手中,毛笔就像魔术师手中的魔棒一样笔走龙蛇,神奇玄妙。
大学毕业后,沈鹏被分配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当编辑,这时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古代碑帖,拓宽了学术视野。在饱览历代名迹石刻之后,他确立了主攻草书的信念。沈鹏的书法墨迹比较丰富,《沈鹏书杜诗二十三首》、《沈鹏书法选》、《沈鹏书法作品集》、《沈鹏书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岳阳楼记(长卷)》等都能欣赏到他的笔精墨妙。他的草书线条厚重,中侧锋并用,圆劲洒脱,如锥画沙。其顿挫使转、内排外拓之变化,极其丰富而神出鬼没。章法上连绵回绕,逸势遄飞,如夏云奇峰,瞬息万状;或如雨珠夹雪,利落参差。
现在,沈鹏每年的书法应酬非常多,仅参展少说也有几十次。可哪怕是别人索求或馈赠于人的作品,他也还是精心创作,反复推敲、斟酌。“就是应酬,我们也不能随便应付。书家要有这种精神,每完成一幅作品就是创作。要有严肃认真的作风,不能随便写。”他在一篇随笔中曾这样写道:“我创作书法作品,而这门艺术也潜移默化地塑造我的性灵,越是深入追求,就越是在艺术中体会真、善、美及艺术与人性的一致性。”
沈鹏同时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他少年时即随名儒学习诗词,通晓音韵之学,并一直保持着对旧体诗词的浓厚兴趣。40岁以后,他创作的诗词佳作广泛流传,并先后出版《三馀吟草》、《三馀续吟》、《三馀诗词选》等专集。他的诗词清丽雅致,意境清新,有题画诗、贺诗,也有书感、游记,题材十分广泛,寄寓着他对生活、艺术、人生的热爱和真诚。翻看他赠送于我的《三馀诗词选》中,美言佳句随处可见。“名利是非身内外,声光杂沓影徘徊。”“惠风催嫩绿,微雨发新篁。”“蝉噪方添幽野趣,池平深蓄暮云横。”这些诗词句句珠玑,气格高远,形式虽然为旧体诗词,但却极富深厚的时代和生活气息。
沈鹏的诗和书如同比翼连理,诗美和书美相互辉映。观其草书,揖让顾盼,疏密离合,行笔著纸中无不体现着诗情、诗意的律动和意象。看其诗词,韵律节奏,平仄对仗,婉约豪迈中仿佛有着其书法线条的绮丽多姿,风骨洒脱。
虽然沈鹏善书工诗,但其一生的职业却是“为人做嫁衣裳”的美术编辑。他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做了一辈子编辑,经他主持和编辑出版的图书至少有八百种以上。《故宫博物院藏画》、《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卷》、《中国石刻大观》、《中国博物观》、摄影集《苏联》、《北京》以及小学《写字》课本12册等工程浩大的出版物,均是他的劳动成果。无名的编辑却是帮助沈鹏养成了全面、客观、辩证看问题的习惯,为他成为著名的美术评论家奠定了良好基础。除去“文革”期间其散失的七十余篇评论文字外,沈鹏至今发表了百余万字美术理论、评论文章,出版了《沈鹏书画谈》、《书画论评》等论文集。“真情所寄斯为美,疑似穷途又一村。”在诗、书、画、文、编等多种姊妹艺术中,沈鹏以超脱和勤奋勇于探索实践,洞察真善美之精微奥妙,执著实现着高远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