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十一五” |
“突出科技创新,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一批高水平大学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高校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的确,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1.7%建在高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设在高校;国家启动的5个国家实验室试点中,有3.5个建在高校;高校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62人,约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的55%;“十五”期间全国高校获得全国“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占全国奖项总数的55.07%;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64项,占奖项总数的64.4%;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433项,占奖项总数的53.57%。这一系列数字充分说明高等学校在我国创新体系当中,在科技成果转化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以交叉学科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一直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而交叉学科的研究本身就是创新的跨学科研究。学科交叉在当代科技发展和重大科学成就的取得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许多有影响的科技成果都是在学科交互的交叉点上取得的。几年间,他们先后建立了多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队伍,连续多年招收培养跨学科项目研究生,大大促进跨学科研究。4月4日,北京大学成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是北京大学建设的跨学科的研究平台,它还将成为具有良好学术交流环境、优良学科交叉研究条件、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同时,在社会科学方面,北大还将成立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不仅仅是科研上,在教学中,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北大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面对今后的五年,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李强告诉记者:“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是一所大学的根本。不断完善交叉学科的科研平台也是要给研究生投入到科研中去的机会,使他们在研究中提高学术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育创新人才是北大始终坚持的目标。”
据悉,为了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教育部继续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它旨在支持研究型大学和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以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为突破口,推动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科技资源共享和实质性的合作。引导科学资源合理配置,增强高校原创能力以及综合集成能力,使各类高等学校实现错位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