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竞争更趋激烈,许多国家都把强化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创新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超前部署和发展科学研究前沿的高技术及其战略产业,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正是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审时度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瞻远瞩而提出的。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国战略。“以人为本”其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本身就是一种发展的创新理念。
创新是人不同于动物的最基本的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既是今天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未来知识经济的核心。早在1934年,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J.A.Schumpter)就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到上个世纪70年代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C.Freeman)又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创新主要是指提出新理论、发明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建立新制度、制定新政策、组建新组织、构成新机制、提供新产品、获得新原料、开辟新市场、组成新文化、创造新艺术等方面。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原始创新一般是个人行为。上个世纪80年代,知识经济学家在联合国项目《多学科综合研究应用于发展》中做过深入研究,几乎所有的重大科学理论发现都是个人创新为主,从牛顿三定律到爱因斯坦相对论都是这种情况。在传统工业化时代,许多重大技术创新也是以个人为主的创新,例如珍妮纺纱机和瓦特蒸汽机。有些情况是两个人或三个人的小组创新。如DNA的发现,但是,即使是这种情况也是以一个人为主,其他人为辅。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个人的原创性,要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个人原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细胞,只有创新人才得到重视、尊敬、保护和支持,原始创新才能出现,国家创新体系才能建立,创新型国家才能形成。
当然,自主创新并不仅是以个人为主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是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集成创新就是为了一个综合性的创新目标,在特定的系统内集成相关的成熟技术和创新成果来实现创新。集成创新是原始创新的集成,计算机技术和宇航技术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科学技术门类层出不穷,重大现代技术创新已难以由个人完成,而要在不同领域原始创新基础上实现集成创新。例如载人航天飞行技术是由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气象技术和系统科学技术等多种技术构成的,缺一不可。所以说“神五”、“神六”的成功,不是哪一种技术的原始创新,而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创新。如果要说其中起突出作用的,则是系统科学技术,是系统工程技术使各种技术创新的集成达到最优化,从而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系统工程管理科学这门创新学科,高度重视的组织管理这类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的群体得到重视,是集成创新才能够实现的基础。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另一种形式的自主创新,是指某一个创新群体吸进、消化、吸收他人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再创新,它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必要补充,目前主要是指在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的创新。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不可能在科学技术的所有领域内创新,因此,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必要引进外来技术和创新。在技术引进中关键在于如何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有这种能力的国家才是一个创新型国家;否则只能停留在引进生产线,制造产品上那就只是一个跟随型国家,这给国家发展带来的问题在上个世纪已有很多实例借鉴。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核心还是人才,要有懂技术、学贯中西,有创新欲望的人才群体,由他们科学决策,不失时机地再创新。以我国的汽车工业为例,目前引进已过20年,2005年产量已达592万辆,居世界第三位,应该说已经到了再创新的阶段,关键是组合再创新的人才群体。
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在于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而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则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我们既要有原始创新的原创型人才,又要有集成创新的系统组织型人才,还要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集技术、贸易与中西文化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群策群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为创新人才的自主创新提供法律、制度、政策、资金、资源和市场的保证,这样,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建成创新型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宏伟大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