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社会背景
人类社会的文化都是在历史长河中流淌变化着的,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所具有的优秀文化和伟大思想无不是继承、学习他人与自身创新相结合的结果,是发展着的一个历史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文化儒、道两家倡导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本上是一种“循
儒、道两大主脉兴衰起伏的命运,基本取决于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好恶和需要。总体上讲,儒学的发展胜于道学而成为主体文化。起于隋、兴于唐及以后朝代推行的科举制,更是把儒学的“四书五经”推为学子们争得金榜题名的必读经典,儒家倡导“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再加上实际形成的权利实体关系,构成了封建社会长期得以稳定发展的文化基础。这种文化基础对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倡导勤勉进取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又普遍形成了尊崇权势、唯书唯上以及从众从命的社会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族的创造性。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相对封闭的家庭农业及其落后的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经济基础,虽然塑造了广大劳动者自然纯朴的品格,也滋生了狭隘、保守以及安于现状的心态。与西方一些国家从十三四世纪就开始酝酿的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相比,中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状况有着明显的落差。
以上从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简略的阐述,仅在于说明:长期的封建专制社会形态、漫长的封闭或半封闭的农村经济、久远而厚重的封建社会文化,以及由此构成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是历史上的中国没能产生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显然,这样的社会背景也难以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中国现实社会文化主要受四方面的影响,而这四个方面又构成其重要的内涵:1、马克思主义理论;2、中国的传统文化;3、近、现代科学和西方文化;4、外来的宗教文化。现代中国公民的思想和行为,从整体上讲,无不充分表现出这样的综合素质和特点。
目前,“国学”问题虽然仅是为数不多的专家争论的话题,但是不能否认传统文化没有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至于这些影响哪些体现为民族肌体上的优良基因,哪些是必须消除的病患,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以便将继承自身优秀文化与吸引外来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思想与文化。否则,我们就不只是在过去的一段历史时期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国家,在未来也难以迎头赶上,与他人比肩。
如何更好地传播与普及科学文化
回顾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总结近些年开展公众科学文化传播与普及的经验教训,我认为有如下四个基本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其一,科普工作,特别是在传播科学思想与方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地位不能动摇。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每个公民都成为政治家,但是我们应当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越来越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指导实践,这应是向公众传播科学思想文化的要义所在。其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传播普及,不单纯是媒体和科普工作者的责任,应主要依赖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推进和互动,要有体制的变革和法规政策的引导。比如,我们谈科技创新,主要问题并不是科研院所和企业缺乏创新精神和人才,而是科技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政策导向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例如部门利益的患得患失和条块分割造成科技资源难以集成,不同程度的“官本位”、“权威本位”和急功近利等思想,反映出公共权利的缺失和部分管理者“小生产者”的狭隘心态。
其三,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一定要联系实际,贴近生产与生活,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为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否则就失去了该项工作的意义与活力。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有“形而下为之器,形而上为之道”的说法。封建社会称为“士”者多轻视“器物”之事,而中国民众又有着很强的务实观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严重错位。我认为,当前的科学文化传播与普及工作应以此为鉴,以不做华而不实的文章为要。
其四,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本质是教育,是一项战略性任务。既然是教育属性,又具有最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就应该按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要求,按照“能够集成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动员广大公民普遍参与”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计划纲要。最近,《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已由国务院颁布,这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创新文化工程和社会工程。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将《纲要》内容落到实处。在公众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方面,我们还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为构建我国和谐的、学习型的社会作出贡献。(作者为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