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盲人教师”冯志远深深感动的同时,记者还被另一个人感动着:她就是冯老师的妹妹冯宝珍。在以往许多记者的报道中,虽然都曾提到过她,但都没有专门写过她,她的许多感人事迹还不为世人所知。于是,记者又提起了笔,写下这篇“计划外”的稿件。
在冯宝珍家中采访时,冯宝珍向记者们展示了尘封已久的老照片。
她接二连三地照料了几位亲人
今年已经72岁的冯宝珍,兄妹共有5人,已有两位去世,冯志远是她的二哥,她是家中的小妹。说起她对冯志远老师的精心照料,吉林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君用四个字来评价:十分可贵。
这四个字的评价,可不是轻易做出的。据了解,冯宝珍一家的生活并不宽裕: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尚无正式工作,至今没有成家。小儿子不久前刚刚离异、下岗在家。丈夫是个退休高工,虽然年过七旬、白发苍苍,但为了生活依然像在职职工那样天天上班。她本人退休多年,也是个多病缠身的病人,曾做过胆结石手术。记者看到,从她的胆里取出的结石,竟装了半瓶子。按说,这样一位七旬老人是需要别人来照料的,不应该、也没有能力再去照料别人。可就是她,接二连三地照料了几位亲人。
照顾哥哥,她始终没有流露出一点懈怠、厌烦
早些年,她把母亲接到家中,为母亲养老送终。1990年,她又把无儿无女、年迈多病、当小学教师的姐姐接来。姐姐在她家度过了6年幸福的时光,直到76岁去世。对冯志远老师,冯宝珍更是倾注了过多的感情,做出了许多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早在1992年,冯志远老师在两个学生的陪伴下回长春探亲时,她就一再劝说哥哥留下。她还为两个学生各买一套新衣,为她们天天做可口的饭菜。2001年,她听到哥哥从遥远的大西北发出的呼唤,立即筹集了1万元带着儿子和侄女来接。
她为哥哥生活的窘况洒下了泪水。离开宁夏时,她还不忘为曾照顾过哥哥的刘天龙、王泽娟分别留下几百元钱,表示感谢。临上车时,这两个视冯老师如父的学生,把钱如数退回。
哥哥回家了,她把哥哥安排在家里唯一一间有阳光的房间里。由于住处紧张,她便在客厅里为儿子又支了一张床。2005年7月4日,冯老师摔断了腿骨,住院74天,从此一病不起。11月4日,冯老师脑血栓再次发作,又住院十几天。在此期间,冯宝珍昼夜守候在哥哥身边。晚上,实在熬不住了,她就把泡沫塑料往地板上一铺,席地而卧。只是在丈夫、儿子前来替换时,她才能抽空休息一下。
冯老师出院后一度大小便失禁,她就找出家中不用的衣料,为哥哥做了许多尿布,及时洗换。丈夫、儿子也帮她为哥哥洗澡、擦身。她不仅为哥哥倒屎倒尿,而且为哥哥喂水喂饭。每过一段时间,她就为哥哥擦擦脸,陪哥哥说说话。现在,冯老师一天24小时都得睡在一张宽大的双人床上。
晚上,为怕哥哥夜里掉下床,冯宝珍就在一侧摆了一排小凳子,而自己则掉头睡在哥哥另一侧,随时照料。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兄妹?但是,在冯宝珍眼中,始终没有流露出一点懈怠、厌烦。这种亲情真的让人很感动。难怪冯老师要满怀感激之情写下《病中赠妹》诗,并且为之先后修改了7遍。
宝珍姑姑,我们都感谢您
曾有人问:冯老师的事迹最早是如何被人发现的?这也要归功于冯宝珍。2005年11月,上海市市南中学举行百年校庆时,人们提起了50年前曾在此任教的冯老师。当从冯老师爱人马老师口中得知冯老师现已卧病在床的情况时,他的四个学生很快便为老师寄来了1万元钱。50年了,还不忘师恩!冯宝珍被感动了,她向当地《东亚经贸新闻》反映了此事,希望给予弘扬。无心插柳柳成荫:冯老师的事迹就此在社会上传扬开了。
经过冯宝珍的精心照料,冯老师现在的身体已经有所好转。记者为此感到欣慰,以感激的心情写下了这些文字。有人说,在父子绝情、夫妻反目、兄弟争财的事时有所闻且越来越多的今天,冯宝珍对亲人的一片真情,尤其值得称道。在此,记者忍不住要比照冯老师学生的称呼,说一声:宝珍姑姑,我们都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