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的角度看,休息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老年人要过好退休生活,从哲学深处理解休息的含义是大有必要的。
哲学是深奥的,也是简单的。其所以深奥,是因为作为哲学的理论是灰色的,其所以简单
生活是个矛盾的海洋。休息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休息的哲学,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既是那样的深邃,又是那样的浅显。如果你还没有发现它,只是缺少认真的思索罢了。
你看,坐着是一种休息,但坐得久了,站起来就是一种休息;躺着是一种休息,但躺着久了,你就想坐起来,还想站起来,因为久躺后的坐与站都是一种休息。坐着、站着、躺着,都是一种存在方式,人的体力就是在这些存在方式的改变中得以休息的。
大脑的休息也何尝不是如此!大脑的运动在于思考,如果你专心致志地思考某个问题,思考得久了,难免会有疲劳的感觉;思考得再久了,你甚至会感到头痛,严重的还会伴随着烦闷与失眠。但此时倘若你有意识地把这个问题暂时放下,去思考另一个问题,你就会感到轻松一些、舒坦一些。何以如此?就是因为你思考的内容有所改变,而这些思考的内容就是大脑的一种存在,改变思考的内容就是改变大脑的存在方式。可见,大脑的休息也是在其存在方式的改变中得以实现的。
你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因为玩牌坐得久了,腿和脚竟会浮肿起来,用手指头一摁,还会有一个深深的坑,几分钟后才能恢复原状;因为在病床上躺得久了,初次下地时竟迈不开双腿,甚至连站立也感到困难;因为迎候客人站得久了,两腿就会感到发麻,有时还会有眩晕的感觉。这些都从反面告诉我们,人体的某种存在方式持续得太久了,都会产生有损健康的不良效果;静止是有害的,变化才是有益的。
你或许还有这样的体验,连续几个小时读一本内容深奥的理论书籍后,会感到头脑发胀,记忆力也随之下降;但此时如果改读一本内容轻松的小说,那种大脑发胀的感觉马上就会消失去很多,而且对小说中一些生动的故事情节还会记得清清楚楚。所以,喜欢读书而又有经验的人,在案头总是放着多种书籍,还有各类报刊杂志等。这种情形从正面启示我们,即使大脑也是喜欢变化,而排斥静止。
人们在谈到养生时常有两种说法,一为动养,二为静养;动养重在养身,静养重在养心。但无论是动养还是静养,无论是养身还是养心,都无不伴随着休息。有效的养生总是与良好的休息相伴随的,因为休息就是同有损养生的劳累抗争,就是同不利于健康的诱惑作战。所以,老年人要学会养生,就应当学会休息。
休息的本质在于存在方式的改变。但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是异常纷繁复杂的。你应当怎样去“改变”,怎样去休息,谁也不能开出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药方来。你能够做的只是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在这方面,生活提示我们可供参考的有下列诸点:
△△要多培养一些爱好和兴趣。因为每一种爱好和兴趣都是一种存在,你的爱好与兴趣多了,存在方式也就多了,改变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一些;随之而来,你休息的机会也就更多一些,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要学会有规律地生活。人生有韵律,生活有规律。人生的韵律和生活的规律追求的都是和谐。规律是一种力量,和谐是一种力量,只要你的生活是有规律的、和谐的,良好的休息也就会融于其中。
△△要倾心做你愿意做的事情。与其说休息是一种自我的放松,更不如说它是一种自我的欣赏。你做好了自己想做的事,你就拥有了自我欣赏的资本。你在自我欣赏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正是一种极为甜蜜的休息。
△△要艺术化地调控你的各种存在方式。生活有艺术,人的存在也有艺术。坐如钟,是坐的艺术;站如松,是站的艺术;走路挺胸,是走的艺术;严肃著作读久了,改读休闲书籍,是读书的艺术;一个问题思考得久了,改换另一个问题思考,是思考的艺术;脑力活干久了,去干一些体力活,是工作的艺术;麻将打久了,去散散步,是休闲的艺术;与老伴吵嘴了,找机会开个玩笑,是夫妻相处的艺术;与儿女们闹翻了,想想他们再大也是自己的孩子,是父子相处的艺术;与这个朋友生气了,找另一个朋友去倾诉,是朋友相处的艺术,等等。所有这些艺术的奥秘只有一个,就是变紧张为松弛,变烦恼为快乐。只要你在精神上是轻松而愉快的,你就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休息。
愿更多的老年朋友都能学会休息。
(此文选自《快乐老年》一书,该书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