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村小康村的文化解读

2006-04-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卓今 我有话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新目标。新世纪的小康将是“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的社会图景。虽然小康的涵义包括了许多方面,小康的概念也是发展的,

但无论什么时代,住宅都是小康生活最主要的量化指标。社会发展到今天,建筑工程技术的提高,住宅产业的现代化,建筑材料的低成本,从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小康村的住宅建设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重视农村住宅中的文化含量。在大部分农村,农民的住房要么是千篇一律的仿西式洋房,要么是毫无规划的钢筋水泥建筑群。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由、天然、宁静的中国传统乡村景象已难寻踪迹。农村和农村人口占我国的绝大多数,在社会经济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农村住宅文化,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现代的农村小康村住宅丢弃了传统的合理部分,计划经济时代农民对城市的渴慕和向往,造成农村住宅对城市的拙劣摹仿

自由、天然、宁静的本色和基调是中国住宅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传统的农村住宅审美层面,人们讲求房屋格式的朴素庄重、温和自在,色泽和亮度与环境的整体协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秩序的民族,对日常生活的记忆和怀旧,性情的陶冶,道德人格的修炼,日常的伦理,都渗透在建筑的隐形功能中。在道家哲学的风水观中,建筑体现为一种沟通符号,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和交流。如皖南的古村落,那种朴素而惊世骇俗的美,像一个富有浓度感和层次感的经典文本,让人百读不厌,一下子找到了心灵的家园。

而现代的农村小康村住宅则丢弃了传统的合理部分。由于农民对城市的渴慕和向往,造成农村住宅对城市住宅的拙劣的摹仿。大江南北,千篇一律的白瓷砖墙面、一个模式的楼房式样,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宁静和谐之美,使民族文化内涵淹没在追求物质表层的庸俗潮流中。整齐划一的布局表达的不是秩序而是思想和创造力的禁锢,洁白耀眼的瓷砖墙面在黄土地上或者在青山绿水中显得格外刺眼与不相协调,而平顶楼房看起来更像半截碉堡。再加上直通通的水泥路,使人感觉心灵的空虚和烦燥。冰冷的金属防盗门也使原有的温暖的人际关系变得疏远。这些陌生的东西慢慢地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天长日久,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传统文化在村庄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家族伦理和天然秩序被消解,新的符号把人与人、人与自然沟通的渠道切断。现代农村的小康村在皖南古村落的映衬下显得苍白无力。

分析此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后工业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等等。而当社会变革冲击审美意识时,作为可参照并可调整偏颇的传统文化这个坐标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是主要原因。于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依照城市的格式依样画葫芦,将城市建筑中没有设计元素的糟粕照搬过来,使居住文化进入一个历史的误区。人们错误地认为,时尚的即是美的,盲目地抛弃个人爱好和民族习惯,大众审美意趣被流行风尚引领着。由于规划、土地、实用性等的原则,某一种风格的流行在城市是合理的,而在其它地方就不合理甚至滑稽可笑。因城市美学的诱惑而建成的一些农村小康样板村,须投入巨额资金才能保证它的正常运转,其维护费用远远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使农民初步完成的原始积累,还有积攒多年的激情和梦想,全部用到住房上来。按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我国农村的住房空置率在20%左右,与国家“节能省地型”的政策相违背。而由于建筑材料质量上的不稳定性,导致一些农村住宅平均使用寿命不足30年,有的甚至一建成就变成危房。这种“推倒砖头垒砖头”的低水平建造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住宅问题再次成为农民自我复制自我固化的樊笼。可以说,传统文化的断裂、艺术教育的缺失,让人不能从简单模仿中超脱出来,新型建筑材料的便捷和渴望成功的迫切心情,促使人们不假思索地动手操作,而没有来得及顾及到生态、安全、文化品味和人类情怀等综合要素,也没有来得及顾及到传统住宅环境所讲求的合理的土地利用、合理的空间尺度以及合理的空间组合。

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字上做文章,建设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健康的住宅理念成为当务之急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使村庄上空漂浮的炊烟,游弋于村边的牛羊,夜晚围拢在大树底下的讲古,望着星星歌唱童谣的情景……这些温馨的社会图景将渐行渐远。新型能源、机械、电器、传媒将改变农村原有的日常生活,农民渴望享受更方便更便捷的生活。人口的过快增长、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天然材料稀缺。手工业时代的青砖瓦房已成为奢侈品,它的功能渐渐由实用性蜕变为观赏性。而新兴建材的流行,又使人们不知不觉地被流行风尚和城市的审美观牵引着。新颖的有硬度的光滑的材质,从卫生的角度讲更方便,但也不能忽视它们带来的更大的负面效果。以南方为例,它们与传统建筑材料冬暖夏凉的特性恰好相反,春天不吸湿,夏天不散热,冬天不保暖。住宅的不科学带来的疾病和心理障碍困扰着人们。为了平衡这些负面因素,只好追加能源消耗,由此带来的经济负担又成为新的问题。

多少年来,人类智慧完美地体现于住宅文化中,经过历史的淘洗,经过无数代人的调整和创新,农村村落的整体性、差异性、时代性的特点始终与历史同行。整体美是一种浑然合一的生命状态。道家哲学讲“一生万物,万物也同归于一”。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文化,包括对色彩样式的不同认同和敏感度,实际上是从自然的角度来考虑的。民族和地貌的差异性具体地反映在住宅建筑上:北方村庄的厚重颜色与黄土地相配合,如黄钟大吕,庄严沉稳,有着油画般的自然而厚实的质感,体现出丰满朴实之美;南方多水,满目青翠,村庄的色彩基调灵秀淡雅,给人以虚静空灵之美,如一幅幅铺展于大地的水墨意韵;而宗教色彩浓厚的民族,其建筑风格则神秘而玄渺,体现出一种信仰的心灵照应,成为灵魂的栖息地;散落在武陵山脉崇山峻岭中的土家吊脚楼、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等等,又恰好应了“节能省地型”建筑的时代要求。其实现代建筑科学也追求“五维空间艺术”,即长、宽、高、时间、人的心理感受。

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一次面临挑战。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新”字,建设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健康住宅理念成为当务之急。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农业社会理想的社会图景:“屋舍严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种小农经济、家族伦理式的村庄,面对现代管理方式和社会转型时代的操作障碍,也有必要调整和改进。我们需要的是在以人为本,在“节能省地型”的原则下,开展新一轮的、有文化特点的农村自然村庄的建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