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办主任刘友宾说,这是在我国“十五”实现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的成就,虽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邹首民:总体情况趋于好转
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调查显示,71%的公众认为,与5年前相比,自己所在城市的环境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我们调查的证据也支持了这一点。首先,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空气污染程度有所减轻,大、中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酸雨区范围基本稳定。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全国地表水达III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有所增加。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没有进一步恶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有较大提高。危险废物和医疗垃圾处置得到了充分重视,建立了一系列技术规范。进口废物的环境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国已建成的噪声达标区面积有明显增加,道路和区域环境噪声管理不断加强。其次,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十五”期间,国家以西部大开发为重点,加大了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三是国家控制的污染物排放增长趋势得到初步遏制。2005年,全国烟尘、工业粉尘、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及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00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由于煤炭消耗量大幅度增加,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有所增加。
四是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基本处于受控状态。我国核电站的运行安全和在建核电站的建造质量得到基本保障,未发生影响环境的重大事故。全国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中的放射性水平基本保持在天然本底的涨落范围内。五是重点地区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和各地重点治理项目实施都取得了程度不同的效果,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朱建平:关键是产业转型成为社会共识
最为可喜的是,“十五”期间,涌现了一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循环经济的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启动了一批循环经济的试点,近千家企事业单位获得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2000多种产品获得环境标志。涌现了100多个生态农业县,17个生态工业园区,32家环境友好企业。9个省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生态省建设,把环境保护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或城区已从2000年的19个增加到2004年的47个。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理念的推广,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促进了产业的提升和转型,这是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变的重要原因。与“十五”初期相比,2005年339个可比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增加了22.2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下降了24.1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产业转型还促进了地表水污染总体上呈减轻趋势,与“十五”初期相比,优良类水质比例由34%提高到36%,重度污染类比例由36%下降到28%,地表水体水质有所改善。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也呈逐年改善趋势。
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公众参与意识明显提高
虽然我国的环保机制不是特别健全,监管能力还相对较弱,但“十五”期间,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得到了空前提高。许多地方开通了12369环保热线,关心地方环境事业的民间环保组织注册量有所增加。有不少民间环保组织“十五”期间的能力建设也得到了相当的提高,他们都愿意为环保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我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发生的几大环保事件,这些事件说明,人民群众最关心身边的环境变化。而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出台,环保事件公众听证会的举行,以及互联网高度发达带来的信息迅速沟通和传播,都为社会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几年前,人们提到“公众参与”时还是一种很前卫的概念,但今天,公众参与环保的办法越来越多,说明环保部门在这项工作中推动的力度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现在,公众参与环保已经从概念走向实践,民众能够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有了顺畅地表达意见的通道。这可以减少冲突,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