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世界如何面对中国古代经典
英语世界或者说西方学者如何面对中国古代经典?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可以为当代中国学者如何面对中国古代经典提供参照。为此,《求是学刊》2006年第2期发表了一组西方学者如何面对中国古代经典的争鸣文章。陈汉生在《理解性阅读》一文中强调,他对
消费时代的审美趣味
范玉吉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撰文指出,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消费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所有的审美都不是源自生命的内在需求冲动,消费时代的审美看似是一种由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给予的自由选择,但实质上这种审美却并不自由,每个人都是被欲望所束缚的带着镣铐的舞者,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都有虚假性。文章在分析了以欲望为特征的消费社会逻辑后,指出了传媒对人的欲望塑造和对需要的遮蔽,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现代传媒所生成的传媒无意识,以及传媒无意识在影响人们的审美趣味时所起的作用。
美育并非只是“美”的教育
王元骧在《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撰文认为,审美教育的内容不等于艺术教育,它包括从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体验在内。凡是立足于感性对象和个人趣味,又能实现对个人欲望的超越,使人达到感性与理性、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而进入生存的自由境界的内容,都属于审美教育所要培养的情感。它是由美(优美)感和崇高感两方面所构成的。所以,要造就健全的人格,除了美的教育外,还需要崇高的教育。只有同时兼顾这两者,我们对美育的理解才是完整的。
刑法学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
周光权在《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撰文认为,我国刑法学面临改造理论体系与增强问题意识的双重使命,为此,进行跨文化的刑法学研究是必要的。西方国家在刑法理论发展上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包括法官解释刑法,坚持刑法客观主义,刑法学方法多元化,问题思考与体系思考等。与之相对应,我国刑法学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实践反对理论,体系亟待创新,刑法主观主义色彩浓厚,似是而非的折中说等。作者认为,对我国未来的刑法学理论进行合理化改造有多种可能的路径,即必须以刑法客观主义立场为取向,建构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坚持实质的犯罪论,加强对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