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至2005年连续获得9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榜首;“十五”期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逾百项,50人获得国家“三大奖”;2001年以来,科研经费平均年增长率约18.6%,2005年增至2.94亿元;五年来,专利申请数增长了2.3倍,授权专利数增加了约8.2倍。2004年,
作为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高校之一,南京大学坚持规模适度、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十五”期间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基础建设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用累累的创新硕果回报着“211工程”的投入和支持。
一个龙头――学科建设汇聚优势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的标志。南京大学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学科群组织项目,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的发展步伐。
“十五”期间,南京大学将一级学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重点建设15个处于学科前沿的学科群项目,进行系统性的宏观布局与结构性的优化调整,基本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目前,南京大学拥有28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一些学科方向如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与环境科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具有冲击国际水平的优势学科也日渐形成。根据美国ISI机构200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993-2003年的10年间南京大学化学、物理两门学科发表论文总数在世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排名中分别位列第34和55位。
在强化基础优势学科的同时,南京大学加快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步伐,使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学科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通过“211工程”与“985工程”建设的结合,南京大学围绕优势学科领域组建了“物质科学”等9个科技创新平台和“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等6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推动了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目前,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交叉学科,如新能源与环境材料、光电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分子医学、模式动物遗传研究等领域已培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
“学科特区”则是南京大学面向国际前沿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的有效尝试。“学科特区”从海内外成建制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遵循国际惯例,以全时、非全时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被赋予人财物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十五”期间,南京大学先后建立起分子医学研究所、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现代数学研究所、模式动物研究所等五个“学科特区”,它们与校内的相关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互为呼应,互为支撑,激活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力量。
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成立以来屡传佳音: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2003年发表在专业领域顶尖刊物《循环》上有关治疗肺栓塞重大突破的论文,受到学界高度关注。该所与苏州等多家制药企业合作,承担了7个一类新药、3个二类新药的研发工作。在该所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下,大型中试基地在苏州兰鼎生物制药公司建成,并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建立了投资8000万元、面积为一万平方米的大型基因工程新药研制中心,为江苏新药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成立以来主持了许多国家级重大项目:科技部“十五”攻关第一个重点项目“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的建立”、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于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遗传小鼠资源中心,也是国内开展基因剔除小鼠研究的重要基地。
2005年,南京大学将理科的“学科特区”模式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成立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这一全新的科研运作模式有利于打破现有院系的界限和本位主义,整合人文社会科学力量,促进学科交流和交叉学科研究,形成了新的学科建设“亮点”。
一个核心――人才队伍提升活力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本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共识,南京大学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多渠道广纳贤才,使学校成为培养、吸引、用好优秀人才的热土。
“十五”期间,南京大学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学历层次提高速度加快,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目前,在近2000名的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的平均年龄为48.6岁,45岁以下教师占总数的71.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上升到52%,教育部“长江学者”增至4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增至75名,跨(新)世纪人才增至70人……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合理的人才结构,使南京大学成为令人瞩目的“人才高地”。
为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活力,从2003年起,南京大学根据按需设岗的原则,在国内率先实施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教授的制度。截至2005年12月,南京大学已有226个教授岗位和276个副教授岗位完成了招聘工作,引进的61位海外学者中包括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的优秀研究人才。近五年来,南京大学共引进教师近500名,其中100多位来自海外。他们的加盟,有力地推动了南京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不断向纵深发展。
“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则是南京大学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途径和特色,催生出一批高水平人才和优秀的研究群体。冯端院士是我国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作为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始人,他带领的该实验室在历届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近几年世界著名学术杂志已先后多次介绍了该实验室,一批优秀的学科梯队和创新群体也在冯端、闵乃本院士等的影响和带领下迅速成长。“十五”期间,南京大学的两院院士从“九五”期间的21人增至30人,新增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4个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显示出可喜的凝聚效应。
一流的师资为一流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在“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培养思路的引领下,南京大学“十五”期间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宽基础、厚口径、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2001年以来,南京大学在校学生规模稳步增长,培养层次明显提高。2004年,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本科生;2005年,在校研究生近1万名,比1999年增长了150%;5年间共有17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在“请进来”的同时,南京大学还积极地“走出去”,加大国际交流步伐,开拓人才培养的视野,提升人才队伍的活力。“十五”期间,南京大学共派出800多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出国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其中有200多名交流学生赴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国外高等学府学习深造;2001年至2005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70余次,教师出国留学、访问或进修逾千人。目前,南京大学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国际交流步伐的加大,对南京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种标志――科研成果凸显创新
实力成就荣耀,创新收获硕果。“211工程”建设提高了南京大学的整体实力,也成就了一项项旨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重大成果。“十五”期间,南京大学以自主创新为中心,主动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地方经济,取得了“十五”项标志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以服务和贡献回报着国家和江苏省给予的厚爱和支持。“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南京大学的基础研究始终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整体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2001年以来,南京大学连续有9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9项成果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2000年至2004年,南京大学发表SCI论文数年均增加20%,其中,高水平论文的数量有了显著提高;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列全国数理学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2004年10月,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的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作为首批启动筹建的国家实验室之一,“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将建成物质科学研究和高层次创新人才汇聚的重要科研基地。目前,该实验室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在保持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南京大学还积极推进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十五”期间,学校大力实行专利战略,专利申请和授权数不断上升。全校专利申请数从2001年的62件增加到2005年的206件,授权数从2001年的13件增长到2005年的119件,其中绝大部分为发明专利;2001年,南京大学苏富特软件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江苏高校中的首家上市公司;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被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2003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评估,目前园区孵化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入驻高科技企业405家,年技工贸收入21亿元;“南京大学-金川公司金属化学联合实验室”于2005年在南京大学揭牌,金川集团资助建设经费500万元,该实验室将建成校企互动、合作共赢的示范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近5年来,南京大学与企业合作科技项目达2000余项,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南京大学同样捷报频传:“十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84项,获得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大招标、2项重大委托)和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集中体现了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显示出各学科协同攻关能力的进一步增强;28卷本《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0卷《全清词・顺康卷》、《新时代英汉大词典》、4卷本《中华民国史》、4卷本《新编美国文学史》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著作的相继出版,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思想文化研究工程”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今年将出齐200部;至2005年已连续举办20期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被江苏省三任省委书记亲切地誉为“智囊团”和“思想库”,成为江苏省委、省政府进行决策的重要咨询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南京大学共出版学术著作1100多部,发表CSSCI论文7000余篇;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1项、中国图书奖4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4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59项。
一种支撑――条件建设助推发展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环境和条件支撑。“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南京大学大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基础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通过图书文献数字化资源、校园计算机网络和大型共享设备3个项目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南京大学的文献资料管理和信息服务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图书文献、网络资源与公用设备得到合理配置和共享,从而为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南京大学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以系统化、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及本校学科特色资源为依托,为南京大学教学、科研提供了高质量、全方位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图书馆电子资源覆盖中文期刊8000余种、外文期刊4000余种,中外文各类数据库包括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等42个;作为特色资源的《中大、金大期刊全文检索系统》自2002年在南京大学校园网运行以来,共有5000多人次登录访问;古籍和珍贵书籍的数字化建设,有力地保护了馆藏珍贵资源并为读者提供了使用的便利;借助“211工程”的项目投资,南京大学建成先进、高速的计算机网络,满足了师生对各种网络资源的应用需求,实现了信息高速传输和充分共享,使南京大学的教育、科技信息得以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快捷而全面的同步交流。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南京大学网上课堂”目前已有21个院系开设了四百多门网络课程,为校内网络教学、远程教学、远程培训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在老师和学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开放,使南京大学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大大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在基础建设方面,总投资1.2亿的南京大学浦口图书馆将于今年交付使用。建成后的浦口图书馆地下局部一层、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30510平米,集基本书库、会议厅、报告厅、自习教室、报刊阅览室、新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及放映室、办公用房、会议用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它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浦口校区学生的阅读条件,为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和空间。
诚朴雄伟铸辉煌,励学敦行谱新篇。“211工程”建设使南京大学的整体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南京大学的跨越式发展积聚了后劲。随着“十一五”的到来,南京大学将带着创新的气魄与胆识,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昂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