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幽默的回答表明自己看出了问题――假的就是假的。
从理论
技巧可以越来越逼近,但一个书法家作品的特有气息,是技术所无法复制的。
每个人具有独立的心性、秉赋、意志、情调,文化构成更见差异。书法史上的父子、兄弟、夫妻书法家何其多也,有了血缘、亲情、师承这些关系,还是显示了差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法都有清秀洁净的特点,韵致也相同,都是简约玄澹风姿绰约,但是一眼可见,王献之书法更见开张奔放。赵孟与管道升为夫妻,管氏深受赵书影响,董其昌甚至认为难以辨识异同。但毕竟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人,一个是树立风标者,一个是追随者,故管氏的书法还是显得局促和软弱。技巧通过磨炼是可以无限接近的,而心灵的丰富程度是无法穷尽的,有的效仿者的确到了维妙维肖的地步,但是内在素养空虚浅薄,气息上浮华,毫无可比性。黄庭坚认为苏轼书法“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这就是苏轼高人一筹之处。试想,这种充满文人高雅气息的作品,岂是止于技巧的?
一个腹无诗书,不优游涵泳于文化的海洋里,只是凭着手头功夫来闯艺术世界的人,作品产生了,也就不免充斥着火气、躁气、江湖气、油滑气、市井气。或者反过来说,一件作品一触目,气息扑面而来,便可知作者的品位了。
古人就非常重视作品之气。清人方东树说:“凡诗、文、书、画,以精神为主。精神者,气之举也。”欣赏作品,先是着眼大处,所谓“望气”――感受作品流露出来的气息,这比斤斤计较于点画更有意义。譬如欣赏完毕,评说一件作品很有“书卷气”,那真是莫大的褒扬,说明一位书法家内在的充实,“胸中多卷轴,蕴成真气,偶有所作,自然臭(嗅)味不同”,清人李重华所言极是。
古人重养气,以什么作为养气的成分呢,那就是文化经典。经典凝聚了古代圣贤道德智慧的结晶,不论时势如何变迁,经典都不会过时、流失,它具有永恒这一特性。人们研读背诵,启智开慧,潜移默化,精神品性获得提升。比起技巧的学习,它显得艰难和缓慢,这也是一些书坛人士急于求成,有意地回避的原因。
若书法作品中没有高雅的气息,就只是一具美丽的躯壳,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玩味。譬如冒启功先生名伪造的作品,作伪者的学识修养怎能与启功先生相比――真伪比照,气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