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二十四小时对学生开放,随时倾听学生的心里话,用真心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并及时向他们伸出帮助的手……这是厦门南洋学院院长鲁加升的一贯作风。
厦门南洋学院2000年创办以来,为了让学生更快、更顺利地走上成功成才的道路,不断潜心探索和实践,形成的“三个一”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取得明显成效。
刚入学还是一副农村孩子害羞、怕事模样的钟小坚,在2004年全国IBM电子商务网页大赛中,一举夺下了四十余所大学参加的福建赛区一等奖。
在南洋学院里,像他一样在老师的帮助下,走向自立,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已不在少数。
鲁院长对记者说:“学生踏入了校门后,学院首先做的,就是引导他们要树立信心,学会自立,从而为大学的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从学生踏入校园那一刻起,学院就要求每位学生要会唱《国际歌》和《爱拼才会赢》,并深刻理解《国际歌》中歌词“从来没有救世主,一切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奋斗”以及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中人生的关键就靠一个“拼”字的道理。与此同时学院还建立起一套培养学生自立的长效机制,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和“政工干部+班主任+生活指导员”的教育管理体制,配备一大批专职素质教育人员,从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引导学生走向自强、自立。
责任――上好生活第一课
责任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立足社会的必备素质之一。为使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成才路上走得更顺更好,南洋学院从领导做起,从每位老师做起,积极创设一个富有责任感的校园,让学生在良好校园氛围的影响下健康成长。
在南洋学院,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时刻牵挂着学院每位领导和每位老师的心。学生张伍磊遇车祸,生命垂危,鲁加升院长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守候在学生身边直到脱离危险。学院各级领导及时为张伍磊解决相关的问题和困难,所在班级的老师立即将同学组织起来,轮流排班,肩负起日夜照顾他的责任。一个女生屡犯校规,学校学生处何卫华和其他老师协同家长一起,不厌其烦地和她谈心,给她鼓劲,最终使她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富有责任感的校园氛围熏陶和感染下,学生的责任意识不断被唤醒和强化。学院学生张良建在无意中留取了5毫升血样作HLA配型检测,后来被告知与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而且6个位点完全吻合。当厦门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小王与他联系时,他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19岁的张良建成为我国年龄最小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也是福建省首例外送的非亲缘性造血干细胞捐赠者。
创新――铺好创业第一基石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但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找到制胜法宝赢得胜利。针对这一情况,学院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在“创新”二字上下工夫。学院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探索,并通过课外活动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学院在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对学生创业还扶上马,送一程。专门设立了100万元大学生创业基金,用于支持学院学生进行创业。这项创业基金不管是在校或已毕业的学生都可以申请,且每年申请的人数没有限制。申请的学生最高可获10万元,最低也可获几千元。
提到在南洋学院的最大收获时,应届毕业生吴旭这样回答:“南洋学院提供给了我一个广阔的舞台,让我可以毫无忌惮地发挥自己。”吴旭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月收入已达万元。
像吴旭这样的人才还真不少。在2003届毕业生中,平均20个人就有1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