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2006-04-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国华 我有话说

近年来,昆山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技术创新工程,发挥外向型经济的综合优势,引进先进技术,深化配套协作,开展产学研联合,全面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昆山首次荣登榜首。

今后一段时期,尤其是“十一五

”期间,昆山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昆山在高平台上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发挥外向带动优势,扩大对外合作,全面提升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外向型经济是昆山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昆山经济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目前,昆山已累计批准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4000多个,投资总额近3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近100亿美元。不仅为昆山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而且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全市已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6家。昆山能够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迅速发展成为长三角新兴工商城市,主要还是依靠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在引进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此,昆山要坚持外向带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把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首要任务,在吸引外资中进一步增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提高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层次,不断增强自身的再创新能力。

一是大力引进高科技项目。在已引进TFT-LCD、IC、OLED、太阳能等核心高科技项目的基础上,围绕电子信息等主导和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大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把积极利用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结合起来,做到在更高层次上引进技术,在更宽领域内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昆山制造业的整体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同时,要以国家863高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清华大学OLED大规模生产线落户昆山为契机,大力引进科研院所的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努力把昆山建成国家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二是加快引进外资研发中心。近年来,昆山已引进了NSK技术研发中心、正新橡胶研发部等163家研发中心。当前,伴随着全球制造产业的大规模转移,境外跨国公司正加快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的步伐,昆山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发挥现有制造业优势,依托花桥国际商务城、昆山开发区总部经济园等良好载体,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技术总部,推进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层次合作。

三是深入开展外向配套协作。目前,昆山已有配套企业近千家,年配套销售额近200亿元,一批中小企业在配套中迅速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扩大了企业规模。今后一个时期,昆山要继续发挥优势,进一步引导本地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套协作,拓宽配套领域,创新配套形式,延伸配套范围,重点围绕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配套组织科技攻关,坚持走配套、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配套运作模式,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发挥民营赶超优势,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近几年,在民营赶超战略的推动下,全市民营企业发展迅猛,以好孩子、AB等为代表的一批致力于科研创新的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活力不断增强,正日益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全市已有各类民营科技型企业400多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近百家。2004年,全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申请量达1103件,专利授权量为818件,分别占苏州市总量的30%以上,在江苏省各县(市)中名列第一。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之后,后发国家和地区应该实现从以模仿创新为主到以原始创新为主的战略性转变。昆山已经处于这一重要战略转变阶段,应该高度重视并加强原始创新,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来抓,切实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快发展自主知识产权。

一是鼓励自主开发、自创品牌。近年来,昆山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全市已有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9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92个;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江苏名牌产品2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原始创新的主要力量,昆山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激发其原始创新活力和动力,进一步引导企业走自主开发之路,努力打造自主品牌,依靠自主品牌的积累扩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原始创新型企业群体。

二是大力发展产学研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坚力量。通过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各类科技合作交流,昆山已有经认定的产学研联合体、工程技术中心、技术研发中心250多家,全市相关企业与全国20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后,要把开展产学研联合作为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继续全方位开展“院市合作、校企合作”,加强我市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吸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我市各类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包括共建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强化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形成相互支持、共同开发、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加速企业集聚,努力提高技术集成创新能力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民生用品等主导产业迅猛发展,昆山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电路板、传感器、软件类等。特别是昆山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拥有IT生产企业700多家,总投资超过70亿美元。昆山将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加强技术战略合作,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努力推动我市集成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是加快主导产业技术集成。按照主导和基础产业优先、核心和关键技术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类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基地等创新主体在加强高技术自主创新和推进技术集成创新中的中坚作用,在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民生用品、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及相关领域,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相关技术研究,力求实现核心技术的创新与技术集成的重大突破,尽快推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提高IT等主导产业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开发能力。

二是加快各类科技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中科(周庄)传感器产业基地、江苏模具工业实验区、昆山软件园等科技创新载体的建设步伐,合理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引导,不断增强对高科技项目的承载功能,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同时,加快各载体的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产业集群间的制度壁垒,推动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和应用。

三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今后,昆山将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组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如通过集群内相关行动主体共同组建科技开发中心,或依托集群内某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并切实加大对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某些基础性科研、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扶持力度,加快建设以大型仪器及重要科研设施协作公用服务网、国际技术标准库、科技信息和基础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一网两库”,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为提高技术集成创新能力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

发挥政府服务优势,提供有效保障,积极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

自主创新是具有很高外部经济性的活动,仅靠市场很难使创新活动处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因此,必须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加快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系统,提高对自主创新的有效保障,形成有效激励和引导,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一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根据鼓励自主创新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科技创业政策,改善综合服务,加大扶持力度。

二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市全面启动“1138工程”,即每年引进和培养10名博士生、100名硕士生、3000名本科生和8000名其他各类专业人才。依托产业的高度集聚,每年引进人才数量呈翻番趋势,目前全市人才总量和万人拥有人才量已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各县(市)之首。今后,昆山将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重点产业、科研基地、科研项目为依托,进一步重视高新领域人才引进,努力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吸引人才政策,建立技术领域人才选拔奖励机制,广泛吸引从事自主创新的国内外各类人才,努力为创新人才施展聪明才智创造机会和舞台,形成人才积聚效应,打造人才高地。

三是加快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软环境,在继续抓好清华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等一批科研创新载体建设的同时,加快引进大院名校在我市共建创新载体,建设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同时,加强牵线搭桥,组织开展各类科技成果与技术洽谈会,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服务。

四是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大力宣传创新思想,增强全社全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企业家的核心作用,大力宣传本地企业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的典型范例,进一步弘扬创新精神,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勇于探索、敢冒风险、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作者系江苏省昆山市市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