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诚信还贷 成功起点

2006-04-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田红 陈秀梅 我有话说

据有关调查,贷款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还款违约情况。这正成为阻碍大学生获得银行贷款的原因之一。其实,高校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建立还贷能力,落实还贷行为,就是给学生们一个事业成功的起点。有一所大学,学生实际还贷率在2003、2004年均达100%,在2005年也达到91.5%――这所大学就是西南交通大学。连续三年保持高还贷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人性关怀促进人性管理

回忆六年来还贷工作的点点滴滴,西南交大学生工作处处长桂富强说道:“学生不还贷款,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客观还贷能力。”“试想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工作,赚不到钱,连维持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哪里有可能去还贷款呢?”

有鉴于此,西南交大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制度化管理。一旦某个学生有不良情况出现,贷款学生的电子档案就会显现出来,学校老师就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补救,避免这些学生出现“不良记录”、“信用污点”,而被列入失信“黑名单”,背上不必要的负担。曾经有一名学生在毕业后改了姓名报考研究生,妄图“赖账”不还贷款了。可后来,当他看到辅导员老师千辛万苦地给自己讲解做人原则时,他的眼角湿润了,当即痛下决心尽快还贷,并按期还清了贷款。

在西南交大,师生们有一个共同认识:百分百的还贷记录不仅是学生的光荣,更是学校的荣誉。校党委书记顾利亚把这归功于学校“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每一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要让他们在学校生活、学习得有幸福感、舒适感;‘学生第一’就是质量第一、育人第一、爱心第一,就是把培养造就人才放在学校第一位。”

还贷能力体现培养能力

表面上看来,还贷工作只是针对学生的琐碎工作,可在西南交大校方看来:那是考验着学校全面工作的一道大题目,破解这道大题,就能解决还贷的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的还贷能力反映着高校的培养能力。

西南交大就从四个“关口”体现着自己的能力:

质量关。高校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出人才,在银行方看来,“人才”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有偿还能力的学生。

早在1999年,西南交大就实施了“依托重点实验室,建立本科生科研与工程实践体系”,开始调动科研力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设科普性选修课和讲座,组织学生参观重点实验室;择优录取高年级本科生进入课题组参加实践活动……自此,西南交大对学生开放的重点实验室由10个增加到28个,项目从48个增至154个,已有1686名本科生参加了此项活动。与此同时,学校在教学、师资、科研上严格把关,在沈志云院士、长江学者周仲荣教授等近300位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亲临实验室进行一对一指导,学生具备了初步科研能力。同时,继续深造和就业的竞争力也极大提高,免试研究生的比例为以前的4倍左右,还先后有52名学生参加了中法合作项目,并在毕业双选会上受到众多用人单位青睐。

就业关。人才必须走向市场才能体现出价值,才可能具备银行所认同的还贷能力。

为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西南交大推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同学们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才。到现在,许多用人单位纷纷将西南交大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与学历证明书同时作为选才的“参考指南”。

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学校积极提供了就业服务:开设“就业心理指导”课,召开就业准备会,帮助毕业生调整心态、准确定位。在每年的毕业生双选会上,校、院、系三级领导都亲自上阵甘当学生的“推销员”,许多领导还藉此了解相关的市场信息,并把它作为学校决策的根据。因为“人才辈出”的缘故,很多用人单位已经决定:扩大在西南交大选录员工的数量和专业领域。

诚信关。还贷工作最为关键的环节莫过于学生毕业后兑现承诺。

“以实力赢得尊重”是西南交大培养学生还贷意识的有力号召。为此,学校经常邀请还贷毕业生回母校作报告,用鲜活故事感染大学生们。交通运输98级王晓东是第一批国家助学贷款的受益人,大学毕业后踏实肯干的他很快得到单位重用,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很快还清了贷款。王晓东告诉师弟师妹们:贫穷并不可怕,关键要自强不息,恪守信用,助学贷款帮助我们完成了学业,我们要用自己的成绩和诚信赢得尊重。

据了解,许多毕业生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而助学贷款的还贷期限很短,如果再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毕业生通常难以承受。这时,西南交大总能够适时启动“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基金”,为有关贷款毕业生先期垫付还款,此举感动了无数学生。曾经有位退了学的贫困生离校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全部还上了贷款。还完后,他打电话给老师说:“我虽然没拿到大学毕业证,但老板对我很重视,因为我很诚信,感谢学校培养了我诚信的美德,这将是我终身受用的东西。”

制度关。诚信是个人的品格,同时又需要制度的约束。

为建立还贷的监督体制,西南交大确定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工作处→院系学生工作组”的组织模式,银校双方定期沟通的工作机制,以及家长承诺与联系制度、与毕业生就业单位联系制度、毕业生联系档案和停贷制度等等,实现了还贷过程“一清二楚”,基本实现了对学生的全程监控,从制度上保障了还贷工作的良性循环。

贷款难,还贷也难。面对难题,西南交大党委副书记王顺洪的一番话是很好的启示,“还贷工作成绩的取得与学校扎实有效的教育机制、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合理务实的应急制度密切相关。教育、管理和就业的良性循环保障了还贷机制的有效性,为建立以后的长效机制打下了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