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江城武汉,九省通衢,人杰地灵,这里有享誉全国的“武汉・中国光谷”。在光谷中心坐落着一所风景秀丽、环境优雅的高等学府,叠翠湖畔、杨柳吐绿,莘莘学子、指点江山,吸引着万名学子在此深造。她,就是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
1972年,由燃化部提出,湖
经过34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占地1527亩,校舍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固定资产7.1亿元,教学、实验用房35万?。多媒体教室50个,语言实验室11个。有各类实验室4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729台,总值116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本书刊92.5万册,实体电子图书10万册,网上访问电子图书30万册,9种文献数据库,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和“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建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3个,体育馆2个,标准游泳池2个,篮、排、羽、网球场64个。
学校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及学科特点,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始终保持着学校发展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学校从原来以培养化工及相关专业专门人才为主的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办学条件完备、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由原来的化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化学矿山系、自动化系四个系发展到现有的14个学院、1部和1个研究设计院,设有工、理、管、经、文、法学6个学科门类,47个本科专业。目前全日制各类在校生近2万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3000余人,硕士研究生611人。
学校40余次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其中获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表彰8次,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四部委表彰4次,获全国学联表彰3次。学校被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绿化红旗单位”,“园林式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二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核心,是学校育人的首要任务,学校十分重视思想道德与文化、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党校组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联合体,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统一组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和湖北省8号文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进社团、进网络、进公寓,不断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学校通过“3431”德育工程(“三全”育人思路、建立“四大”工作体系、建设“三支”育人队伍、形成“统一”组织体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和文化、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出了以全国优秀大学生、英雄许志伟和“许志伟班”为楷模的一大批先进个人和集体。同时以“学风建设工程”和“文明修身工程”为依托,以“抓考风促学风”为载体,逐步形成学风建设系统化、规范化和板块化的长效机制。学校建立校、院两级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2005年许志伟班获全国优良学风班,5个学生班获湖北省先进班集体,10000多人次获国家、省、学校奖学金,硕士研究生考取率稳定在10%,学生平均就业率为95.9%。
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形成了“124”工作体系(1个中心――育人为中心;2个服务――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青年就业创业;4项工程――社会实践工程、科技创新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和“两节开放、奇葩异彩、龙腾虎跃、春华求实”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2002年,被教育部、团中央确立为全国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重点单位。在第八、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学校年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和湖北省“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建立了“45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型(即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塔形工作体系和五级圈层目标体系,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系统)。2005年被评为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三
学校为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教学投入,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改革。按照“特色为重点,质量为目标”的原则,调整专业结构,并以品牌专业为龙头,加大新专业建设力度,带动学校整体专业建设水平。近年共有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7门课被评为省级优质课程,获9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学校以“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为培养目标,重视通过实习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共建有150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在继续深化和推广“宜化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九洲通”模式;实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双语教学稳步推进;实施“中期分流”“分级教学”“优秀学生试验班”等教学改革措施;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制订了新的《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加强了对实验教学的管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学校严格监控教学实施过程,建立了以“3+1”模式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面管理的氛围。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稳步提高,2004――2005学年度,学生毕业率由89.5%上升到91.6%,学位授予率由79.6%上升到83.4%。近几年,共有39项教学研究项目获省级或校级教学成果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指导的学生先后有11位同学分获国家特等奖、一等奖。
学校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9个省级工程中心,25个硕士点,5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学校有一所集开发、设计、情报信息、分析测试多功能于一体的研究设计院,具有乙级化工工程设计资格,Ⅰ、Ⅱ、Ⅲ类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化工甲级咨询资格,工业与民用建筑丙级设计资格,湖北省工程监理丙级资格,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乙级资格和专项工程设计丙级资格,是湖北省科技厅查新检索定点单位。此外,校内还设有湖北省化工产品及化学试剂监督检查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监测站。
学校在化学工程与工艺、磷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离子体技术、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新药合成与制药新工艺、新设备研制与开发、网络及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学与人力资源开发及经济管理等学科专业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九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71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7项,省部级项目336项,企业项目1126项,科研成果转化670余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5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4项,省部级其它奖励13项。在此期间,一批有影响、对社会贡献较大的科研项目和新产品脱颖而出,学校开发的“润滑油成套脱氮技术”,解决了我国石化行业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由于碱氮含量高导致其氧化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了润滑油的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获2004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学校主持的“深层盐膏岩蠕变规律及其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课题,掌握了深部盐膏的蠕变机理,建立了盐层蠕变损伤演化本构方程,形成了一套合理钻井液密度确定技术及非均匀载荷盐层套管强度设计新技术,该项目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校近几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57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ISR四大检索收录410余篇。2002、2003年专利申请数连续两年居湖北省内高校第5名,省属高校第1名。2002年专利申请数在全国高校排第78名,2004年专利授权数在全国高校排第77名。科研经费2004年3500万元,2005年近4000万元。学校人工智能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学校机器人足球队连续四年夺得FIRA世界杯冠军。《武汉化工学院学报》、《化学与生物工程》,均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
四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建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其中正高职人员115人。专任教师856人,其中副教授229人,教授10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551人(其中博士生近100人),占教师总数的64.3%。教师中有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为教育部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人才工程,12人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其它拔尖人才,4人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8人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7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2人当选为湖北高校教学名师,1人当选为湖北省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15人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
师德师风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高为魂”,致力于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树“学生满意的教师”形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同时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学校本着以积极聘请国外应用型学科专家为重点,聘请工作与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尤其通过聘请工作牵线搭桥建立和开展与国外同类型大学间的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学校共聘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意大利、日本、以色列、德国、巴西、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教授达90多人次,访问达190多人次。20多位外教在学校任教。学校也先后派出各类人员160多人次分赴欧美23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进修或合作研究。学校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意大利等十多所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签订9项科技合作项目。
五
学校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围绕“六大重点建设工程”,即学科建设工程、人才兴校工程、质量立校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开放发展工程和管理创优工程,力争在获得博士点授予权、国际合作办学方面取得突破,在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培养和引进拔尖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及完善“一校两区”功能划分与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长路漫漫,上下求索。学校将以更名为契机,认真贯彻“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突出特色,协调发展”二十字发展思路和以人为本的育人方针,继续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