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怎样体现城市文化的“软实力”

2006-04-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雁 我有话说

 

郭沫若为鼋头渚题词“太湖佳绝处”晓苏摄

4月16日,盛况空前的中国(无锡)吴文化节落幕。而此次文化节的“重头戏”泰伯祭祀典礼,把几千年

来江南百姓纪念始祖吴泰伯的民间活动,首次“升格”为大规模的集中祭祀仪式。无锡在文物保护上经历了“疑虑观望”、“与时间赛跑”的“持久战”后,最后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守望者”。前来参加吴文化节的权威专家认为,无锡在历史文化保护上走过的“三步曲”,是国内其他城市都曾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

文化与经济的关联度有多大

“1986年,我曾希望无锡能申报成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无锡错失了机遇。在之后的发展中,无锡在文物保护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古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眼下只剩下了无锡,对无锡来说是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但无锡曾经拆毁了一段古运河民居,大大影响了古运河弄堂特有的风貌。”同济大学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告诉记者。“不过,所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无锡现在保存下来的历史遗存质量还是很好的,比如荣巷、小娄巷等。”作为无锡市政府聘请的咨询专家,阮仪三每年都要来无锡好几趟。“无锡的历史遗存不见得比苏州、常熟等城市差,但以前一直认为保护与发展是一对矛盾,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保护也是发展,是发展地方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城市的文化产业。就像丽江,现在一年有23亿的产值,保护的同时不是发展得很好嘛!”

“二十年前,苏州的城市决策者重视文化,无锡则重视乡镇企业。当时的普遍看法是,戴了文化‘桂冠’,要投入精力规划、保护,城内的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无锡一位老文物保护工作者坦言。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乡镇企业发轫地的无锡,“工商为本”的观念由来已久。“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当时那样的情境下显得关联度不大。所以文物保护工作及文化建设被放在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上。与飞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文化成了无锡的‘短腿’。”无锡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的一位专家客观评价道。

“这不是无锡单个的情况。可以这样说,在过去的20年中,我们国家绝大部分的文化遗产都曾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中国有120个古镇,我看到的有四五十个,亲手规划了12个,最后好不容易才‘撑’下了周庄等6个。”阮仪三介绍。“在目前全球外来文化大举入侵的情况下,对于自身文化的发展,传统建筑有着最不可动摇的地位。假如中国没有江南,就无法真正领会白居易‘能不忆江南’的意境;假如江南没有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又如何体现?假如江南水乡没有历史遗存,水乡就只剩下一个空壳;假如没有保护,江南就缺少了灵魂。正是因为现在保护了这些,才使我们的文化得以流传。经验告诉我们要深思熟虑,我们现在的毛病就是‘太快’。像走鼋头渚路一样,走慢一点,你会看到很多风景;急匆匆过去,什么风景也看不见。‘慢一点’你就可以思考,因为历史文化遗产有个特点,它不可再生。”

从拆迁中“抢”文化到主动“建”文化

“‘文缘坊文物保护小区项目’是无锡文保的转折点。”当时负责此项目的无锡市文化局局长朱建平对此记忆深刻。1996年,文保部门把墙上已被圈了“拆”字的历史建筑从开发商的推土机下“抢”出来,政府出资7500万元把它们尽数搬迁至“文缘坊”内。“这是文保部门打的第一个‘胜仗’,尽管这样的保护实例还存在很多不足,但市领导的普遍重视,使我们信心倍增。”朱建平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个性特征,是持久的竞争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这样概括文化对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性。2004年下半年,他在无锡高新区发展研究院提交的《决策咨询要报》上批示:“‘三泰一址’是无锡的一个品牌,又是吴文化源头的重要标志,要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

“三泰一址”指的是始建于东汉的泰伯庙,当年“泰伯奔吴”后开凿的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也称泰伯渎),以及鸿山西麓的泰伯墓。曾被列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鸿山越国贵族墓群,是迄今发现的等级最高、质地最好、器类最齐全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大型吴越墓葬群之一。

在伯渎河畔,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黄胜平向记者描述了无锡围绕“三泰一址”构建“一带一圈一片”大格局的设想。“一带”,是沿泰伯渎构建历史人文景观与绿色生态景观和谐的吴文化风光带;“一圈”,就是围绕鸿山越墓遗址,构建底蕴深厚、魅力独具的吴文化遗址公园;“一片”,就是依托“三泰一址”,规划建设鸿山西部约5平方公里的观光农业示范片区。

事实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无锡人愈来愈体会到文化这一“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1996年起,“觉醒”了的无锡人开始“与时间赛跑”,新中国建立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文物普查活动,让众多历史街区和地面文物“浮出水面”,其中尤以荣巷近代建筑群、惠山古镇祠堂群等近现代工商业史迹、名人宅第和历史街区占多数,无锡“殷实”的家底始露端倪。随后,《无锡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无锡城镇组团文物保护规划》、《无锡市历史街区保护办法》等一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文保界人士的腰直了,理壮了,鸿山越国贵族墓、钱钟书故居、阿炳故居、北仓门蚕茧仓库等一大批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在规划图的红线里,在打桩机的轰鸣中得以保留或重生。

“无锡近年来已累计投入文物修缮资金6.2亿元。历史街区、古镇古村保护面积由18.78公顷增加到60公顷。国保和省保单位总数已从全省第9位升为江苏省省辖市中的第三位,仅次于南京和苏州,成为居全省前列的文物大市。”朱建平欣慰之情溢于言表。“今后一个时期,无锡将以彰显山水名城为主线,以‘三大发源地’为抓手,以江南水乡、古运河为背景,以名人、名居、名园、名建筑、名古迹等为重要内容,抢救、挖掘、保护、利用一批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无锡文化四大品牌系列。”

2005年5月,当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见到无锡的变化之后不由感叹,一些已经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不知珍惜甚至恶性开发,若干年后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名城的意义。而无锡虽然尚未跻身这个行列,但是它的真诚姿态和扎实努力使其在这个申报的过程中,事实上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张德勤的预言在2005年12月31日这一天初步成真:无锡将“姗姗来迟”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揽入怀中”。

“守望”历史文化不是制造“假古董”

“对历史文化的‘守望’,是无锡祭奠泰伯的真正动因。”吴文化节组委会主任、无锡市委副书记周解清告诉记者,“守,是继承、巩固和呵护;望,是企盼、融合和创造。”

有专家认为,在强盛的经济背后,站立的必将是一种有竞争力的文化。把文化作为品牌来打造,让文化与经济实现良性互动,成为很多城市不约而同的战略取向。与权威专家支持无锡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观点不谋而合,杨卫泽在2005年3月的一份名为《显吴地文化之蕴,扬山水名城之名》的调研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要建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再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街区和古镇的保护修复中千万不要制造‘假古董’。”阮仪三建议。“同时,在城市文化的打造中,不能一味单纯地追求发展旅游,应当在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上多下功夫,更多地思考经验教训。”

自1982年至1994年,国务院分三批公布了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至今,只有河北山海关、湖南凤凰城等4处先后申报成功。“申报之门‘关成了一条缝’,‘门槛’也提高了。这种情况下无锡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杨卫泽告诉记者。“以后漫步在无锡,一个个充满历史底蕴、有丰富内涵的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历史街区和文化遗存会不时呈现于眼前,使我们这座江南古城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文物保护,将永远伴随无锡城市发展的全过程。”

链接

■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吴地,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若以吴语来说,则南可至浙江温州、永嘉之地,东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西至镇江丹阳的交界处。

■吴文化概念的界定,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指先秦时期的吴国文化,主张者多为考古界和博物馆界;二指吴地文化,包括吴国文化的源流及后世吴地文化的发展。而吴文化的时间跨度,也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吴文化只是指古吴国的考古文化,广义的吴文化应指吴地自有人类开始,直至现今的各种物质、精神的文化创造。吴文化有四个基本特征:“稻渔并重、船桥相望:景观独特的水乡文化”;“吴歌、昆曲、吴语小说:土语十足的吴语文化”;“尚武与重文:由刚及柔的民风习性”;“融摄与更新:适时顺变的开放功能”。

■吴国在传承良清文化的基础上,交融进了一定程度的北方中原文化、西面的楚文化与南面的越文化,创造出了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有重大意义的吴国文化。当时的吴国不仅有几万精良的陆军,还孕育了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及其名著《孙子兵法》。同时由伍子胥督造的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姑苏城,乃“中国历史第一古城”,2500年来原貌仍存。

■吴地杰出的文学家代表辈出:陆机、陆云、昭明太子萧统、韦应物、陆龟蒙、范仲淹、范成大、高启、文征明、冯梦龙、金圣叹等享有盛名。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的《三言》在中国文学史上居很高位置,冯氏对《吴歌》的搜集整理与创作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吴门的书画艺术为举世公认。沈周、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等在世时,就为国内外人士所钦佩。那时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人士,都以得沈、唐、文三人之书画为一生中之殊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