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曾经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伴随科技发展而产生的科技名词,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科技发展、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科技概念的命名。张衡、沈括、徐光启、李时珍等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对科技名
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处于领先地位。在我国引进西方科技概念的过程中,必须解决汉语科技名词统一问题。为此,清末政府于宣统元年,即1909年,在学部成立了科学名词编订馆。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科技名词审定的机构。《数学名词中西对照表》就是该馆编订的。在清末那种积贫积弱的年代,国家尚能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科学名词工作,实属不易。可见这项工作是何等之必须。
民国时期,科技名词混乱现象严重,规范统一工作显得十分迫切。我国学术界陆续自发地成立了各种名词工作组织。1912年,江苏教育会的理化教授研究会审定了物理和化学名词。1916年2月,在中华医学会倡导下成立了医学名词审查会。1918年,中国科学社起草了科学名词审定草案。1919年,医学名词审查会因业务范围的扩大而改名为科学名词审查会,开展了许多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官办名词工作机构――大学院译名统一委员会,科学名词审查会自动停止名词审查工作。这些自发组织的名词审查机构10多年间开展名词审定涉及20多个学科领域。截至1931年,共审定各学科名词(草案)14部。
大学院译名统一委员会成立不久,南京国民政府又将大学院改为教育部,并于1932年在教育部下设立了国立编译馆,组织专门队伍开展了许多学科的名词审定。到1949年底,相继审定并编订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矿物学、生物学等科技名词草案近50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科技名词的规范与统一。建国伊始,即委托中国科学院编译局接管了原国立编译馆审定的各类名词草案,并于1950年4月6日批准成立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任命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为主任委员。该委员会归属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之下,分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时事、文学艺术五个组。至上个世纪60年代,审定、公布了各学科名词几十种,深受学术界的欢迎,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和促进作用。“文革”期间,名词工作中断。
“文革”之后的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定要求名词规范的支持。我国政府先后于1978年和1984年两次批复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科委的报告,批准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确定了委员会的工作方针、业务范围和职责等重要事项。1985年4月25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昭示着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进入了新的时代。1996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委员会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
全国科技名词委的第一任主任委员是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任期为1985―1992),第二任主任委员为著名化学家卢嘉锡院士(任期为1992―2001),第三任即现主任委员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
全国科技名词委自成立至今,已按学科成立了60多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学科领域涵盖基础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及交叉学科等各个领域。迄今有2000多位一流的科学家参加了名词工作。公布了67种科技名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技名词体系。在此基础上,全国科技名词委建立了名词数据库和工作网站,向社会提供无偿查询服务;开展了术语学理论研究;开展了许多学科的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
中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新高潮已经到来。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大会现场。主席台右起分别为:吴衍庆、王寿仁、余志华、曾庆林、叶笃正、严济慈、钱三强、孙鸿烈、戴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