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读书的不可替代

2006-04-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于文 我有话说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在提醒人们,读书作为一种习惯正面临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很少读书甚至不读书。

的确,在媒体大战和消费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读书之外的选择越来越多。无论是广播、电视、英特网还是音乐、电影、网络游戏,正越来越多地占据着人们的闲暇时间。但是,我认为,读

书与其他文化消遣方式相比,有其不可替代性。那么读书的不可替代性究竟是什么?我以为至少有三点。

读书让人思考。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它要求阅读必须同时也是思考,否则就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当然这种思考只是传播学意义上类似于解码的思维活动,读书带给人的还有更高层次的思考,那就是促使人独立思索。读书最大的益处恐怕不是获得外在的知识,而是开发读者头脑中思维与思想。除此以外,读书让人思考还得益于书籍的线形阅读方式,体验过网络阅读的人都会深有体会,网络的超文本在带来搜索便利的同时,使我们的阅读思路也变成非线性的,无尽的信息超链接把思考一次次打断。因此,让人思考是读书的第一个不可替代性。

读书传递思想。人类的沟通和思想的传播通过视听也能进行。但较为深刻、系统的思想和细腻复杂的感情,文字仍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媒介,阅读仍是最好的传播方式。那么网络呢?的确,文字同样是网络信息的最主要载体形式,但是网络如同广播电视等其他媒体一样,在思想的传递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相比之下,书籍则不仅仅是主观思想的直接流露,也常常是作者智力成果的重构和主观思想的系统化理论化,正式出版的书籍尤其是传世的理论著作以其体系性、深刻性和严谨性在传递思想这个文化使命上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读书的第二个不可替代性。

读书使人快乐。读书带来的快乐是任何文化娱乐方式都不可替代的。读书之乐,乐在“发现”,发现一个跳跃的思想,发现一句神来的笔墨;读书之乐,乐在“闲然”,闲然往来于古今之间,闲然横亘在智慧之巅;读书之乐,乐在“苦中作乐”,虽然读书有时不免伴随着像苦役犯一样的沉重与辛劳。读书之乐乐陶陶,这是读书的第三个不可替代性。

读书原来是如此的不可替代。劝大家“闲暇有书赶快读”,天天都是“读书日”,在“闲暇时间”的争夺中,守护我们不可替代的读书时间。(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